•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世界週刊丨抗疫“失敗國”

2022-06-13 09:14: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截至6月10日,在過去28天裏,美國的新增新冠肺炎病例數高居全球榜首,單日新增病例數超10萬。本週,美國疾控中心警告了眼下美國嚴峻的疫情形勢。兩種最新型、傳染性更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正在美國快速傳播。一些新型流行病的傳播風險也在加大。對此,美國埃默裏大學傳染病助理教授泰坦吉警告説,“如果無法建立有效的檢測機制,美國可能再次錯過控制疫情傳播的窗口期。”

  6月1日,美國傳染病學專家福奇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表示,無論2024年誰最終入主白宮,他都將離職。

  早前,福奇曾多次批評特朗普政府的防疫政策,而如今,即便是拜登連任,福奇仍去意已決,《華爾街日報》認為,這顯示出福奇對美國防疫的無可奈何。

  本週,美國疾控中心發出警告,美國的疫情再次嚴峻。

  據疾控中心6月8日公佈的數據,在過去一週中,美國的新冠肺炎日均確診病例數處於10萬例的高位。在全美50個州中,約三分之二的州的確診病例數相比一週前呈上升趨勢。其中,兒童的感染比率更是達到了今年二月以來的最高值,相比4月份激增了約70%。

  據美疾控中心的數據,5月14日,攜帶BA4和BA5毒株的病例總數在美國尚不足1%,而到了6月4日,這一比率已高達13%。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公共衛生學院(School of Public Health)預測:這兩種新變異株可能將在數周內成為美國的主流毒株,全美將在今年暑期將迎來第六波感染高峰。

  媒體注意到,4月中旬,由於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的人數快速上升,4月13日,美國疾控中心宣佈,延長全美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口罩強制令”。

  然而,該政令宣佈還不到一週,4月18日,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指派上任的佛羅裏達州聯邦法官米澤爾(catherine kimball-mizell)便裁定,美國疾控中心延長“口罩令”的做法超越了其許可權,隨即將其叫停。

  據美聯社聯合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隨後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高達56%的美國人贊成在飛機、火車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執行口罩令,相比之下,反對的比例僅為24%。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今年一月,正當奧密克戎毒株在美國造成創紀錄的感染病例和死亡病例時,拜登的聯邦疫苗令同樣被法院裁定為“越權”。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5日,美國接種過兩劑新冠疫苗的人口比率僅為67.2%,全球排名第59。不僅在G7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一,甚至低於智利、古巴、烏拉圭等一些發展中國家。

  《衛報》認為,無論是被叫停的“口罩令”還是“疫苗令”,美國“防疫政治化”的最終受害者始終是美國民眾。

  在美國南部的傳統保守州—佛羅裏達,有著“小特朗普”外號的共和黨州長德桑蒂斯,曾宣稱民眾在一些問題上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

  然而今年,當德桑蒂斯到訪南佛羅裏達大學時,卻和“自由選擇”佩戴口罩的學生發生衝突。

  去年8月,德桑蒂斯主張重啟經濟,復工復課,甚至簽署州長行政令,要求佛州的公立學校系統不得強制學生佩戴口罩。

  據CNN報道,從當年的秋季學期開始,大批佛州師生被確診感染。開學短短兩周的時間裏,在佛州人口最多的邁阿密-戴德郡公立學區,已有至少13名學區教職員工感染新冠肺炎死亡。9月16日,全佛州的單日病亡病例更是創下了1554例的歷史記錄。

  對於糟糕的防疫現狀,該學區的一些家長要求德桑蒂斯辭職,並稱德桑蒂斯的手上“沾滿鮮血”。

  擁有全球最先進醫療技術和資源的美國,面對一場大流行病,其確診病例數和病亡人數卻高居全球第一,這一巨大的反差不禁令人唏噓。

  美國公共衛生政策專家丹尼斯納什(Denis Nash)指出,面對新冠大流行病,美國的領導人沒能履行其保護民眾的職責,而是把在疫情中如何自處的決定權交給了民眾個人。而作為普通人,在疫情肆虐、資訊混雜的社會環境中談防疫聽起來就像個笑話。

  近日,美國公共衛生專家、前白宮冠狀病毒應對工作組協調員德博拉伯克斯出版了題為《無聲入侵》一書,披露了前總統特朗普政府在應對新冠疫情時不為人知的內幕。

  在疫情初期,美國的新冠病毒檢測非常有限,這導致美國失去了最初幾週對抗病毒的寶貴時機。更糟糕的是,很多美國人在相信了特朗普所説的“新冠病毒就像流感,很快便會消失”的説法後,對防疫産生了十分消極的態度。

  今年4月,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伯克斯表示,如今美國的抗疫形勢仍然讓她感到不安,因為美國沒能利用足夠資源去挽救美國人的生命。

  疫情問題,也成為兩黨相互攻擊的工具。

  然而,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截至2021年12月,在拜登入主白宮近一年的時間裏,美國的新冠病亡人數已超過特朗普主政的2020年。

  在拜登執政期間,美國仍然在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和病亡人數上穩居全球第一。

  6月8日,白宮防疫官員再度喊話國會,稱美國國會對防疫預算的大幅削減,將給美國今冬的疫情防控造成嚴重問題。

  據《紐約時報》報道,去年拜登曾因沒有向民眾提供足夠的免費自測盒而廣受批評。迫於經濟原因,一些美國檢測盒製造商從去年開始裁員甚至關閉了生産線。美國助理衛生部長奧康奈爾表示,美國可能不得不依賴海外的病毒檢測盒供應。更糟糕的是,當今年冬季新型變異毒株襲擊美國之時,政府將無法為民眾提供足夠數量的二代新冠疫苗。

  本週,一份來自布朗大學的最新報告發現,如果美國的疫苗接種率達到100%,則可以減少一半的新冠病毒死亡人數。

  然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不禁發問,疫苗充足就能挽救美國嗎?

  據美疾控中心的數據,從2020年12月到5月中旬期間,因過期無人接種和儲存問題,美國各州至少丟棄了8210萬劑新冠疫苗,相當於聯邦政府分發的劑量的11%。其中,得州、佛羅裏達州、俄克拉荷馬州等防疫政策寬鬆的州的疫苗丟棄比率高達20%以上。

  耶魯大學醫學院傳染病專家希拉謝諾伊(Dr. Sheela Shenoi)指出:“在全世界數千萬人甚至沒有條件接種第一劑疫苗的情況下,這對全球防控新冠大流行病造成了巨大損失。”

  《華盛頓郵報》注意到,在關於疫苗的表態上,一些共和黨人在特朗普離開白宮前和拜登入主白宮後,發生了180度大轉彎。

  7年前,在一輪埃博拉病毒暴發後,美國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曾呼籲全球做好應對準備。

  比爾蓋茨:如果有什麼可以在未來幾十年中,殺死超過100萬人,最有可能的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病毒。不是戰爭、不是導彈,而是微生物。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這段視頻片段在2020年2月至4月期間的觀看量超過2600萬次。

  今年5月,蓋茨在新書《如何應對下一場大流行》總結了美國在抗疫領域失敗的原因。蓋茨指出,眼下的新冠大流行病並未結束,新冠病毒的變異株可能更加致命。

  近日,比爾蓋茨在接受採訪時對中美防疫情況進行了比較,並指出,中國與低收入國家分享自己在健康領域的專長與創新,促進了全球的“健康公平”。

  據統計,截至本月初,中國已經向12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超過22億劑新冠疫苗,相繼向20多個國家轉讓技術、合作生産疫苗,在海外形成了10億劑的新冠疫苗年産能。中國持續促進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共築免疫屏障。

  而全球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也進行了各國防疫政策效果的比較。

  截至5月31日,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美國的總確診數約8400萬例,是中國的376倍,總死亡數超過100萬人,約是中國的193倍。

  在美國,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感染新冠肺炎,相比之下,中國每百萬人中僅有16人感染。美國每百萬人的感染率約是中國的1592倍,每百萬人的死亡率約是中國的756倍。

  今年5月,印度新聞網站Newsclick撰文指出,一系列的數據表明,無論是在防疫本身還是經濟成果上,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相比西方的“與新冠共存”都具有更加明顯的優勢。

  5月31日,日本拓殖大學教授富坂聰發表題為《中國的清零政策不是風險而是防波堤》的文章。

  多年從事于國際問題研究的富坂聰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且人口密度大、每人平均醫療資源有限。在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如果採取“躺平”,疫情將大規模擴散、疫情可能會在中國農村大面積暴發,後果不堪設想。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 趙立堅:中國的動態清零總方針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要以最低的社會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中國政府的疫情防控方針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我們的防控措施是科學有效的。中國是世界上疫情防控最成功的國家之一,這是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的事實。

  與此同時,已淪為“最大抗疫失敗國”的美國,動輒對別國指手畫腳,搞“貿易制裁”,和“禁運”,也給世界經濟復蘇造成阻礙。

  6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言人賴斯表示,今年4月,已將2022年世界經濟增長的預期從4.4%下調至3.6%,這一數據可能再次下調。

  “戰略研究夥伴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崔納特(Jason Trennert)指出,美國政府在疫情期間奉行“躺平”政策,造成物流鏈人力緊張,加劇了供應鏈危機。

  為刺激經濟,美國政府無止境“撒錢”,持續向全球輸出通脹。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注意到,由於擔心疫情和“補貼到位”,在2021年下半年,全美約有2200萬人主動辭職,導致就業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躺平大軍”。美國領英公司首席經濟學家金布羅把這一魔幻場景描述為:“嬰兒潮一代”提前退休,“Z世代”在家“躺平”。

  而這種政府在就業市場不斷撒錢,鼓勵“寅吃卯糧”的做法,進一步加劇了“人力荒”和供應鏈危機。這也進一步證明,美國等發達國家一直引以為豪的“物價低廉”是建立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高效、辛勤勞動的基礎上的。

  彭博社引用最新數據強調,如果中國以與美國類似的方式重新“開放”,中國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疫情”,每天感染人數將超過63萬。

  而近期,一些發達國家的政府,為了緩解本國民眾對高物價的不滿,提升“跌跌不休”的支援率,一味向發展中國家施壓,要求發展中國家在防疫上也“放開”“躺平”,好為發達國家生産更多廉價商品,其實是出於西方政客們自身的利益考慮。

  今年2月,彭博社在題為《為何世界需要中國的清零政策》一文中指出,如果不是中國採取“動態清零”政策,全球供應鏈遭受的衝擊會比疫情暴發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為嚴重。

  報道稱,中國的“清零政策”使製造業毫發無損地(industries remarkably unscathed)度過了“大流行”。

  中國的出口額在2020年和2021年再創歷史新高,如果不是源源不斷的商品,美國進口的價格會上漲得更快,商品短缺將更加明顯.

  “失敗國家”,曾經是美國政治學者專門給第三世界國家貼的標簽。而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抗疫失敗國”的標簽就一直貼在美國自己頭上。

  2020年6月,《大西洋月刊》曾發出感嘆“我們正生活在失敗國家”。今年5月,《大西洋月刊》再次直言,美國面臨的不僅僅是公共健康系統的失敗,更是美國政治體系的失敗。

  的確,在疫情政治化和社會撕裂的背景下,盲目選擇“躺平”,正是美國成為世界“最大抗疫失敗國”的背後真相。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