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國才是中美關係的危害者——美對華政策系列評論之一

2022-06-10 20:15: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美近日對華政策演講散佈虛假資訊,抹黑中國內外政策。話裏話外把中美關係出現問題歸咎於中方,極力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稍微對中美關係有所研究的人都會知道:這番“高論”完全是顛倒黑白。無論從歷史經緯還是事實真相看,美國才是造成中美關係出現困局的始作俑者。

  首先,美國錯誤地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新世紀以來中美關係儘管歷經百轉千回,但合作一直是主調。然而,特朗普政府上臺後挑起對華貿易戰,揮舞關稅大棒,鼓吹“脫鉤”。拜登政府上臺後,不僅延續特朗普政府政策,而且變本加厲,將中國定位為“最嚴峻的長期挑戰”。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網站日前刊文指出,特朗普開啟了美中關係更具對抗色彩的時代,拜登很大程度上延續了其前任對待中國的態度。此次演講重點宣揚的依然是所謂“中國威脅”,將美國對華戰略概括為“投資、結盟、競爭”,凸顯拜登政府對華政策的對抗意味更重。實際上,“競爭”不過是“遏制”的代名詞。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指出,美國如果一味以大國競爭定義中美關係,以你輸我贏作為政策目標,只會將中美推向對抗衝突,將世界推向分裂動蕩。

  其次,美國抹黑、圍堵、打壓中國,嚴重損害中國正當利益。拜登政府上臺以來,抹黑圍堵打壓中國不斷,花樣翻新,手法多元。從攻擊中國共産黨領導到抹黑中國人權狀況,從所謂的“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到美國新版國防戰略,美國對中國的抹黑打壓是全政府、全方位、全領域的;美國在中國周邊拉幫結派,打造“五眼聯盟”“四邊機制”,搞“亞太版北約”,企圖形成對中國的戰略圍堵,孤立中國。美國在涉臺、涉港、涉疆、涉藏等問題上不斷製造事端,挑戰中國底線。此次布林肯更是從諸多方面抹黑、抨擊中國,散佈種種虛假資訊,把中國説成所謂世界秩序“最嚴峻的長期挑戰”,給中國扣上“脅迫外交”的帽子……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指出,美國大搞意識形態鬥爭,挑戰了中國的政治制度,損害了中國領土與主權完整,損害了中國發展利益,這極大破壞了中美關係氛圍,給中美關係發展造成巨大障礙。

  事實勝於雄辯。在中美關係上,美國一直在拆臺、在攻擊中國、在注入負能量。相對應的是,面對美方的咄咄逼人,中方從維護中美關係大局出發一直保持克制,努力管控分歧,傳遞的是正能量,發揮的是建設性作用。

  歸根結底,美國所作所為的癥結是認知出現了問題,是美國的世界觀、中國觀、中美關係觀出現了嚴重偏差。21世紀的今天,美國依然抱持冷戰思維,沿襲霸權邏輯,推行集團政治,這種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世界觀”讓華盛頓政策跑偏。“尚和合”是幾千年中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平與合作也是中國對外政策的特質,中國的發展目標是讓人民過上更好日子,為世界作出更大貢獻,而不是去取代誰挑戰誰。中美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空間,雙方在經貿等領域雖然存在一定競爭,但不能以“競爭”來定義全部中美關係。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説,中國的政府治理和外交政策根植于數千年曆史之上。在認知中國、了解中國歷史、文化與政策上,建議布林肯不妨下點功夫。

  大國競爭不是時代主題,零和博弈不是正確選擇。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不僅要引領雙邊關係沿著正確軌道向前發展,而且要承擔應盡的國際責任,為世界的和平與安寧作出努力。中美關係不能再惡化下去了。美方必須端正戰略認知、跳出競爭邏輯,停止危害兩國關係的種種錯誤做法,早日做出有利於中美兩國和世界的正確抉擇。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