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那些事兒】歐洲智庫: 全球經濟離不開中國 違背規則損人不利己

2022-06-08 21:47: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中國日報網6月7日電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近日發表題為《全球經濟:減少“中國依賴”不切實際也不可行》的文章,作者是著名印度漢學家、尼赫魯大學教授海孟德阿德拉卡(Hemant Adlakha)。

  文章説,美國不斷宣揚所謂對全球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的擔憂,卻未能實現其從“中國製造”轉向“中國周邊製造”的期待。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疫情沒有推動跨國供應鏈的轉移,反而迫使一些打算遷出中國的公司縮減投資計劃,忘記了減少對中國的依賴。

  現在,在上海和世界大多數金融中心,人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並非由地緣政治遊戲決定,而是由經濟規則決定,這一點絲毫不奇怪。

  自2018年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單方面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高額關稅以來,美國不斷採取咄咄逼人的貿易政策,但試圖推動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周邊製造”的努力已經過去了4年多,世界還沒有看到任何“令人鼓舞的動向”。

  誠然,過去兩年,新冠疫情嚴重影響了國際供應鏈,全球經濟活動出現急剎車不可避免。其結果是,隨著供應鏈的萎縮,世界上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在遭受痛苦,變得脆弱。在歐洲,特別是歐盟感受到了疫情最持久的影響。

  文章説,上海從6月1日開始逐步全面恢復生産生活秩序,在上海的外國企業中,感到“興奮”的除了在中國做生意的歐洲企業,就是在中國擁有生産基地的歐洲企業。

  更重要的是,對於大量的歐洲、日本和美國企業來説,中國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市場,而且是開拓全球市場的重要基地。五分之二(超過2000家)的歐洲在華企業位於上海及其周邊,上海擁有超過5600家日本企業。對於這些歐洲和日本企業來説,中國與全球經濟在貿易和産業鏈上的全面對接對於全球跨國企業來説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根據中國美國商會一週前發佈的2022年《美國企業在中國》白皮書,83%的在華美國企業“不考慮將生産或採購轉移到中國以外地區”。白皮書還顯示,近50%的美國企業認為,中國國內不斷增長的消費能力和日益壯大的富裕中等收入群體,都將提供絕佳商業機會。

  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儘管新冠疫情有所反覆以及全球不確定性等因素帶來挑戰,但今年1 - 4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6.1%,達到744.7億美元。商務部還表示,今年第一季度來自美國的投資同比增長53.2%。

  事實上,來自美中兩國的專家都不斷警告,不要試圖把中國從全球供應鏈中切斷,因為這不僅會讓美企失去中國的巨大市場,還會導致其成本上升。

  文章最後説,在中國經營的美國公司——就像日本公司和歐洲企業一樣——比政治精英更明白,轉移生産意味著巨大的財務成本。

  最重要的是,企業受經濟利益驅動,而不是由地緣政治決定。如今,中國的製造業不再依賴低勞動力成本,而是靠供應鏈的複雜程度和規模取勝。最終,外國企業不斷繼續涌入中國,完全是依靠其經濟理性做出的判斷。

[責任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