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海外網評:美國還有更多“遺毒”要清掃

2022-02-26 10:59: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當地時間2月23日,美國司法部負責國家安全事務的助理司法部長馬修奧爾森宣佈,司法部將正式終止備受爭議的“中國行動計劃”。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月24日回應稱,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是美國上屆政府的“遺毒”,早就應該廢除了。

  2018年11月,美國特朗普政府以所謂“應對外國安全和技術威脅”啟動了“中國行動計劃”。三年多時間裏,美國政府的行動一步步“升級”,數百名科學家遭到政府調查,數十人因刑事指控被捕。其中絕大多數為華裔美國人或中國人。事實表明,這個計劃的實質是美國反華勢力泛化國家安全觀念概念,對中國進行遏制打壓的工具,加劇了美國國內種族歧視現象,對美國亞裔群體造成了嚴重傷害,也嚴重毒化了中美互信合作的氛圍。

  種種事實表明,“中國行動計劃”早已淪為一場赤裸裸的司法鬧劇。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日前報道稱,“中國行動計劃”在“打擊經濟間諜”和“打擊竊取智慧財産權”方面幾無所獲。3年來,美國聯邦調查局對學術機構或撥款機構提起12項起訴,沒有一項涉及間諜指控。更令人詬病的是,“中國行動計劃”大搞有罪推定、惡意構陷,甚至先設辦案指標、再查案,一些研究人員僅僅因為與中國有聯繫就被調查和起訴。而司法部門肆意濫權的結果自然只能是“搬石砸腳”:今年1月,因檢方確定無法履行舉證責任,馬薩諸塞州聯邦檢察官撤銷針對麻省理工學院華裔教授陳剛的刑事指控;2021年9月,儘管聯邦政府“動用了全部司法力量”,美國法院還是宣佈針對田納西大學教授胡安明的所有指控均不成立;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日前報道稱,過去一年美國司法部就不得不撤銷了8起針對華裔學者的指控。

  “中國行動計劃”也給美國國內針對亞裔、特別是華裔的種族歧視行為火上澆油。《麻省理工學院技術評論》2021年12月公佈的統計顯示,截至當時,“中國行動計劃”共涉及77個案例,148人受到指控,其中近九成是華裔。麻省理工學院校長拉斐爾萊夫在談及陳剛的遭遇時説,“這是對所有華裔美國人的攻擊,尤其是在學術界”,“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每一個非本土出生美國公民的攻擊,他們被告知‘我們並不真正信任你’”。美國華裔眾議員趙美心在司法部宣佈終止“中國行動計劃”後發表聲明稱,該計劃毀了亞裔美國人的職業生涯,阻礙亞裔追求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學術專業,並強化了“有害的刻板印象”。彭博社援引維權組織的數據説,“中國行動計劃”反映了美國針對亞裔族群的種族偏見不斷加劇,正是這種偏見導致2019年至2020年針對亞裔美國人的暴力事件增加了71%。這種針對華裔專家的恐嚇行為不僅在社會層面製造出“反華”“恐華”氛圍,也令其他少數族裔憂心自己會不會是美國政府的下一個打擊對象。

  “中國行動計劃”更是對中美科技和人文交流造成了巨大傷害。美國《大西洋月刊》2021年12月18日刊文稱,“中國行動計劃”營造一種扼殺科學合作的恐懼氛圍,並可能趕走出生在國外但本可在美國有所成就的科學家。在國際社會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可持續發展等一系列需要包括中美兩國在內的各國科研人員和專家學者加強合作的背景下,美國不斷渲染所謂“中國威脅”,破壞兩國科研領域交流的行為,只會製造越來越多敵對行為。《科學》雜誌主編霍爾頓索普2月24日撰文稱,“科學進步依賴於合作,依賴於招募最優秀的人才來解決重要的科學問題,依賴於向全世界公佈這些發現。因此,將科學設定為與其他國家的天才科學家競爭,並將其設定為藏有不能廣泛分享的秘密,這與科學界的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

  歸根結底,“中國行動計劃”是美國反華“政治病毒”毒化兩國關係的典型案例。中美科技、人文領域的交流往來,本應成為兩國關係的“緩衝區”,美國政府在這一領域大搞泛政治化、泛國家安全化和泛意識形態化,無疑會給兩國關係造成基礎性傷害,這種狹隘和封閉的心態也終將傷及美國自身。美方應徹底消除上屆政府的“遺毒”,停止編造藉口抹黑中國,停止干擾中美各領域正常交流和合作,多做有利於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的事。(聶舒翼)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