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執政生涯進入倒計時 默克爾還有很多未竟之事

2021-09-23 09:20: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卸任在即 默克爾還有很多未竟之事

  當地時間9月21日,德國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施特拉爾松德,默克爾總理與基督教民主聯盟主席、保守派候選人阿明拉舍特一起參加競選集會。人民視覺供圖

  2021年德國大選將於9月26日舉行。隨著德國新一屆政府的組建,現任總理默克爾的執政生涯也進入倒計時。

  作為德國首位女總理,默克爾自2005年首次贏得大選後三度連任。在16年的總理生涯裏,她先後帶領德國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歐元危機、難民危機、氣候變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大大小小的危機。即便是對默克爾政績不完全肯定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面對這些考驗,默克爾作為這十幾年“歐洲最重要的領導人”,交出的是一份較為合格的答卷。

  主流觀點認為,雖然默克爾的保守主義中間路線換來了德國政壇的常年穩定,但如今德國大選各黨派競爭仍處於白熱化狀態,大選變數給德國帶來了告別“默克爾式穩定”的風險。

  大選日不意味著“結束”

  在新政府正式組閣到位之前,本屆政府仍將繼續運作,默克爾將擔任看守總理。以往數十年,德國聯邦總理和新內閣一般都在大選投票結束後5-6周內宣誓就職,但上屆大選後,聯盟黨和社民黨的組閣談判長達5個月。左翼黨黨團主席巴爾奇此前預測:“到今年耶誕節之前,默克爾仍將是德國總理。”若果真如此,默克爾將超越科爾成為二戰後德國在職時間最長的政府首腦。

  選民分化所導致的不確定性,是本屆德國大選的一個重要特徵,也是各方普遍認為本屆德國政府組閣困難的核心原因。《法蘭克福彙報》9月17日民調顯示,在準備參與投票的公民中,有40%至今還不清楚他們會在9月26日選擇哪個黨派。英國《衛報》評論稱,這是德國人面對“後默克爾時代”的“迷茫”,“一種對未知的恐懼”。

  德國政體為議會共和制,聯邦總理為政府首腦,領導聯邦政府各項工作;聯邦議院為國家政治權力中樞,有598個法定議席,通常每4年舉行一次選舉。每個選民在大選中可投下兩票,第一票投給所在選區內自己中意的候選人,第二票投給自己信任的政黨——後者將在更大程度上決定各黨在聯邦議會中最終佔有的席位數。

  目前在德國聯邦議院擁有席位的,是聯盟黨、社民黨、德國選擇黨、自由民主黨、左翼黨和綠黨。按照選舉規則,在聯邦議院選舉中得票率最高的政黨擁有優先組閣權,通過組閣談判確定總理人選。本屆德國大選共有3位總理候選人,分別是中右翼聯盟黨的拉舍特、中左翼社民黨的肖爾茨和綠黨的貝爾伯克。近期,此前被認為屬於“陪跑”角色的社民黨,在黨派支援率和總理候選人個人支援率上都呈現出較強的上升勢頭。

  德國憲法規定,單一政黨或政黨組合須在議會佔有一半以上議席才能組成政府,但目前沒有任何傳統大黨的支援率達到30%。這意味著德國從以前兩黨聯合執政變為三黨組閣的概率增大。考慮到在9月19日德國總理候選人最後一場電視辯論中,肖爾茨和貝爾伯克均明確表示不會與聯盟黨共同組閣,分析人士猜測,概率較大的三黨組閣情況中,可能是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交通燈”組合,也有可能是聯盟黨、綠黨和自民黨組成的“牙買加”組合。目前也不排除社民黨和聯盟黨組成紅黑聯盟,另有第三黨加入聯合政府。

  “默克爾世代”期待改變

  在本屆德國大選中,有一群“特殊”的年輕人,他們被稱為“默克爾世代”。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數據,本屆大選約有280萬名年滿18周歲、首次有資格參加聯邦選舉投票的年輕人,他們從記事起便生活在有“默克爾總理”的世界裏。雖然統計顯示這些“首投族”僅佔德國選民總人數約5%,但由於選民高度分化,再加上年輕人能夠熟練運用傳播效應大的社交媒體,因此“默克爾世代”仍可能對選舉結果産生不小影響。

  改變,是形容“默克爾世代”的關鍵詞。與他們的父輩相比,如今的德國年輕人不再過分偏重財富與事業成就,更多關注社會正義、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德國環境部的調查顯示,在14歲至17歲群體中,僅有19%的人認為經濟增長比保護環境更重要。

  但是,這些年輕人所關心的、希望從中發揮作用的議題,在不同程度上都屬於默克爾任期內的遺留問題。比如,“社會正義”是典型的左派議題。雖然默克爾所在的聯盟黨屬於保守陣營,但她執政時並不排斥吸收左派理念,例如積極與社民黨合作開展社會工作,注重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等。但這樣的“左右平衡術”,似乎只屬於默克爾的個人能力,卻並未充分滲透進聯盟黨的政治主張中。在拉舍特為本屆大選組建的“未來團隊”中,數字化、安全政策、教育等各個重要領域的人幾乎都有,唯獨沒有社會政策方面的專家,而社會政策幾乎囊括了社會公正、養老、性別平等、家庭政策、移民融入等主要內政領域,其權重不言而喻。

  大選前的最後一週,默克爾還在為“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積極表態。雖然如此,事實卻是,今年7月中旬德國遭受“百年一遇”的洪災,讓人們不由得詬病:曾經是科學家的默克爾,為了儘快讓德國從金融等各種危機中走出來,並沒有對氣候政策予以足夠重視。默克爾在作為總理的最後一次年度新聞發佈會上也承認,她未能在氣候變化問題上採取果斷行動。

  接受英國《經濟學人》採訪時,德國下薩克森州首府漢諾威一所中學的應屆畢業生布林克曼説,默克爾“推開了”氣候、環境這些似乎難以解決的問題。來自同一所學校的斯普倫格爾認為,默克爾很少衝動行事,但這不會帶來氣候政策所需的變化,如今德國人渴望的是一位更果敢的領導人。

  默克爾的“接棒者”將面臨重重考驗

  雖然默克爾不再尋求連任,但本屆德國大選中仍處處可見她的影子。拋開頂著“默克爾黨內接班人”光環的拉舍特不談,Politico網站分析認為,肖爾茨之所以能後來居上、在總理候選人電視辯論中取得“三連勝”,正是得益於他長期以來冷靜的處事方式,以及成為候選人後有意無意地模倣默克爾的言行風格——包括在拍照時擺出默克爾“招牌式”的菱形手勢。肖爾茨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默克爾的感謝,似乎想以此尋求穩定的中間派選民歡心。有分析稱,德國大多數選民歷來求穩不求變,當他們不得不“失去”默克爾時,很多人願意選擇更像她的人來接替她。

  但對下一任德國總理來説,擺在他面前的挑戰,遠不是模倣前任的執政風格那麼簡單。目前,德國經濟被認為在教育和人工智慧、電動汽車等新興技術方面投資不足。德國新冠疫苗接種率遠遠落後於英、法、意等主要歐洲國家,應對秋冬季節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壓力較大。默克爾9月7日在議會演講中表示,面對當前動蕩不安的世界,2021年大選對德國來説是“決定性的”。

  值得注意的是,已經結束的三場德國大選辯論中,3位總理候選人幾乎沒有提到任何有關外交戰略的事宜。無論是近期引發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阿富汗問題、德國移民問題,還是美英澳三國簽訂核潛艇協議引發的歐洲防務一體化問題,全都沒有出現在辯論的話題中。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中國問題研究院諾亞巴爾金在社交媒體上發文批評稱:“在90分鐘的電視辯論裏只字不提歐洲、美歐關係、中國、俄羅斯或者阿富汗,在這場大選裏,仿佛德國之外的世界根本不存在。”但很顯然,這些都是默克爾的繼任者不得不向世界交出的答卷。

  本報北京9月22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子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