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G7峰會本週開啟,拜登鼓吹美歐團結應對中俄,美媒澆冷水

2021-06-07 09:4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陳欣 柳玉鵬】美國總統拜登本週將開啟上任後的首次外訪,前往歐洲參加七國集團(G7)峰會、北約峰會、美歐峰會和美俄峰會。對於將拉盟友、搞小圈子作為外交理念的美國政府,這一次顯然相當重要。拜登6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署名文章,闡述此行團結民主國家、遏制“新時代威脅”、展現美國領導力的意圖。美國財長耶倫努力推動G7在峰會前達成一項支援拜登提議的全球稅收框架協議,也被認為充滿烘托政治氣氛的用意。在拜登的文章中,中國和俄羅斯是點名要應對的國家,其中中國被提到3次。費了如此多心思,美國能如願嗎?根據美歐媒體的分析,歐洲的顧慮並不比拜登的信心少。

  “一場峰會的狂歡”

  拜登將於9日啟程前往歐洲。德國電視一台6日報道稱,根據計劃,拜登將於10日在倫敦會晤英國首相約翰遜,11日至13日在英格蘭康沃爾郡參加G7峰會,其間會晤伊麗莎白女王。14日,拜登將前往比利時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接下來是15日的美歐峰會。16日,他將赴瑞士日內瓦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美俄峰會。

  “一場峰會的狂歡。”美國政治新聞網這樣形容拜登的首次海外之行。報道説,毫無疑問,拜登將抓住這些機會再次告訴歐洲盟友“美國回來了”。他將吟誦大西洋兩岸團結的陽春白雪之詞,並反覆重申美國對大西洋聯盟的“永恒”承諾。德國電視一台稱,拜登與各國領導人將討論疫情、全球經濟復蘇、氣候變化、軍事等議題,幾乎涉及國際事務每一個領域。但會議都很短,比如北約峰會,開幕式後有 2.5 小時會議時間,每位領導人只有5分鐘發言時間,根本無法展開具體討論。

  然而,拜登顯然對此行寄予厚望。他6日在《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我的歐洲之行是為了團結世界民主國家”的署名文章,稱這次訪問是“為了實現美國對我們的盟友和夥伴重新做出的承諾,並展示民主國家有能力既應對挑戰,又遏制新時代的威脅”。拜登宣稱,無論是在世界各地結束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還是應對不斷加劇的氣候危機,抑或是對抗中國和俄羅斯政府的“有害活動”,美國必須以強大的地位領導世界。

  提到中國時,拜登稱,世界主要的民主國家將為升級實體、數字和衛生基礎設施提供一個與中國不同的高標準替代方案。在布魯塞爾與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領導人見面時,他們將聚焦確保民主的市場國家,而不是中國或其他任何國家來制定21世紀的貿易和技術規則。世界報業辛迪加評論説,“拜登的大戲”雖然在歐洲上演,但最終焦點將是中國,拉盟友應對中國將是拜登歐洲之行的首要任務。

  對於俄羅斯,拜登説,美國不尋求與俄羅斯衝突,但他同時稱自己會毫不猶豫地對俄羅斯未來的有害活動做出反應,在與普京見面時,將再次強調美國、歐洲和志同道合的民主國家支援人權和尊嚴的承諾。

  俄羅斯REN電視臺6日報道稱,在拜登的文章下,有讀者留言説:“拜登準備將世界上的民主國家聯合起來?鋻於自己國家的民主正處於搖搖欲墜的邊緣,這聽起來毫無意義。”還有人稱,美國人想知道拜登為維護美國民主做了什麼。今日俄羅斯電視臺評論説,拜登和他的前任特朗普並無區別,他們競爭的不是誰將為國家實現最好的社會經濟指標,而是誰將對對手採取更強硬行動。

  拜登信心滿滿,歐洲很多顧慮

  拜登對這趟行程的精心準備,不只是寫一篇文章那麼簡單。5日,G7財長就支援美國的一項提案達成共識,要求將全球最低公司稅率設定為至少15%,以阻止跨國公司將利潤和稅收轉移至低稅率國家。CNN道出背後的政治考量説,這是拜登政府全面改革全球稅收體系的雄心勃勃計劃的一部分,美國一直非常努力地推動在G7峰會前達成這項協議。這標誌著拜登政府在G7峰會前取得重大勝利,顯示出該集團初步具備達成共識的能力。

  “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問題:在一個迅速變化的世界中,民主國家能團結起來為我們的人民帶來真正好處嗎?在上個世紀佔有重要地位的民主聯盟和機構,能否證明它們有能力應對當今的威脅和對手?”拜登在《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中顯得信心滿滿,稱“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本週在歐洲,我們有機會證明這一點”。

  “拜登正在擁抱歐洲,但接下來會怎樣?歐盟和北約有顧慮。”《紐約時報》6日以此為題的文章給拜登澆了一盆冷水。該報説,與上一屆美國政府打交道的慘痛經歷留下的傷口不會很快癒合,儘管歐洲人欣賞拜登的誓言,但他們目睹了美國75年的外交政策是如何隨著總統的更疊而在一夜之間消失的。而且,他們也不確定拜登“面向中産階級的外交政策”與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有何不同。德國《柏林日報》稱,充滿希望和樂觀的觀點是,拜登正在與歐洲啟動一種新的關係,但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德國分支主任普格裏林提醒,這不是無條件的愛,而是利益之交。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網站的評論文章説,雖然歐盟對與美國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夥伴進行更深層次合作持開放態度,但大多數歐洲國家仍傾向於與北京進行多邊接觸,並擔心自己成為美國與中國競爭的工具。《紐約時報》稱,歐洲人在貿易和能源方面仍比美國更依賴中國和俄羅斯。一些人也擔心,拜登將世界定義為民主和威權主義之間的競爭過於非黑即白。

  不僅有分歧,還有裂痕

  英國首相府5日發聲明稱,約翰遜將在G7峰會上敦促各國領導人做出具體承諾,讓全世界在2022年年底前接種新冠疫苗。唐寧街在聲明中援引約翰遜的話説,這將是“醫療史上最大的單一功績”。

  “這個過時的小集團能夠實現其極具挑戰性的峰會目標嗎?”英國《衛報》6日評論説,約翰遜將G7舉行峰會稱為“這個星球的歷史性時刻”,然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對這個富國集團持懷疑態度。就像約翰遜現在所做的那樣,G7成員誇誇其談,卻不能兌現承諾。如果沒有明顯的自身目標,想通過共同的民主價值觀反對中國和俄羅斯是一項相當艱巨的任務。比如約翰遜令人遺憾地削減英國40億英鎊的對外援助,這如何幫助阿富汗女童上學?

  在峰會之前,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6日稱,俄中之間的親密關係是“新維度的嚴峻挑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説,預計北約峰會的議程重點是批准“北約2030倡議”,該戰略構想旨在更換北約過時且沒有包括所謂“新威脅”的2010年戰略。俄羅斯《報紙報》質疑説,歐美協調行動是正常的,俄羅斯與中國合作卻被説成“不正常”。

  歐美之間不僅有分歧,還有裂痕。不久前,媒體爆出美國監聽歐洲盟友的驚人醜聞。政治新聞網稱,歐洲盟友被拜登視作反華同盟的重要組成部分,卻不再位於核心位置。日本首相和韓國總統是拜登任內第一批到訪白宮的外國領導人。《紐約時報》説,德國對美單方面從阿富汗撤軍不滿,認為這是歐美關係的舊模式——由華盛頓做決定,盟友緊隨其後。同樣的,拜登支援放棄新冠疫苗智慧財産權也令歐洲領導人憤怒和尷尬。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