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25年後,曾經欺騙戴安娜的BBC還在繼續撒謊

2021-05-27 09:32: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25年後,曾經欺騙戴安娜的BBC還在繼續撒謊

  社會名人在公眾面前的言論通常不痛不癢。大概沒有哪次名人訪談能比英國廣播公司(BBC)1995年對戴安娜王妃的訪談更具爆炸性、對後世的影響更深遠。在那段著名的《全景》專訪中,戴安娜坐在壁爐前的椅子上,臉上帶著一種神經質般的表情,一雙大眼直勾勾地盯著對面的記者——馬丁巴希爾。在巴希爾的誘導下,她揭開了自己的傷疤:丈夫查爾斯的長期不忠讓她患上了抑鬱症,她經常暴食和自殘;她自己也有婚外情。她説,查爾斯無法勝任國王一職;他身邊的人都敵視她。

  2300萬名觀眾收看過那次訪談,這個數據是當時英國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二。這段“驚世駭俗”的訪談讓無名小卒巴希爾一夜成名,卻讓戴安娜和王室陷入狂亂的漩渦中。伊麗莎白女王大為震怒,命令查爾斯立刻與戴安娜離婚。兩年後,戴安娜在巴黎死於車禍。

  巴希爾當時在業界資歷尚淺,他如何取得戴安娜的信任、主導了這段“世紀訪談”,多年來始終是個謎。據路透社報道,在訪談播出25週年之後,英國最高法院前法官戴森對當年的涉事人發起了調查,結果跟訪談一樣令舉世震驚:巴希爾製造偽證,對戴安娜撒下彌天大謊,從而得到了採訪機會;BBC高管包庇巴希爾,對揭發他的人進行打壓,又在隨後的內部調查中敷衍了事。正是巴希爾與BBC嚴重違背新聞倫理的合謀,最終導致了戴安娜的悲劇。英國路透社、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包括BBC自己,披露了此事的來龍去脈。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日前所言,BBC欠戴安娜一個道歉,也欠它曾經傷害過的國家和民眾一個道歉。BBC這家以專業自詡的新聞機構,還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污垢?

  謊言促成的“世紀訪談”

  巴希爾是怎樣一步步接近戴安娜、取得她信任的?戴森在調查報告中寫道,巴希爾從戴安娜的弟弟厄爾斯潘塞下手,先給斯潘塞寫了一封信,聲稱他正在調查媒體對戴安娜策劃的陰謀,由此引起斯潘塞的注意。斯潘塞同意與他“喝一杯”。見面後,巴希爾編造事實説,英國情報部門收買了他的上司艾倫沃勒,以監視戴安娜。

  為了讓這番説辭更可信,巴希爾找到BBC美編馬特威斯勒,讓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偽造了兩張沃勒的銀行對帳單。巴希爾還騙斯潘塞説,查爾斯王子的私人秘書理查德艾拉德正在監視戴安娜,暗中醞釀把她趕出白金漢宮的陰謀。

  將信將疑的斯潘塞打電話給BBC《全景》欄目主編史蒂夫休利特,詢問巴希爾這個人是否可信。休利特信誓旦旦地告訴他,“巴希爾是我最好的手下之一”。至此,斯潘塞疑慮盡消。不久後,他和巴希爾再次碰面。巴希爾的謊言越編越大:戴安娜的私人秘書帕特裏克傑弗森是艾拉德的同夥,她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他還向斯潘塞出示了情報部門向艾拉德和傑弗森匯錢的“證據”。

  戴安娜與王室之間的裂痕在多大程度上由巴希爾的挑撥離間導致,或許再難求證。她當時和查爾斯已經分居,她一直懷疑查爾斯“陣營”在對她“使壞”。到了1995年,她的神經已極度脆弱,處於崩潰邊緣。戴森在報告中指出,與巴希爾多次接觸後,她想對大眾吐露心聲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最終,她接受了那次改變她命運的電視訪談。

  BBC難辭其咎

  巴希爾固然是騙局的主謀,但BBC也難辭其咎。外界質疑稱,巴希爾的謊言為何能騙過這家新聞機構的高管?對資深編輯和記者而言,懷疑精神應該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之一。不僅如此,BBC還對“吹哨人”的提醒置若罔聞。電視採訪播出後,威斯勒意識到了巴希爾讓他製作假文件的真正用意,向BBC高管反映了自己被騙偽造銀行對帳單的事實,卻沒有得到回應。直到多年後東窗事發,他才收到了BBC輕描淡寫的道歉信。

  面對外界與日俱增的質疑,BBC的做法不是反躬自省,而是粉飾太平。1996年英國《星期日郵報》披露銀行對帳單造假一事後,BBC進行了所謂內部調查。在巴希爾承認造假的情況下,時任BBC新聞時事總監托尼霍爾替他辯解稱:“我相信他是個誠實、值得尊敬的人,即便有過失。”在機構庇護下,巴希爾又在BBC工作了兩年,直到1998年跳槽到英國獨立電視臺(ITV)。2016年,BBC力排眾議再次聘用巴希爾為記者,後來又提拔他為編輯,理由是他“足夠優秀”。

  作為當時的BBC主管,霍爾不可能不了解巴希爾的舉動。他曾如此談論BBC的文化:“規模這麼大的機構,不可能避免犯錯。我們肯定會犯錯誤,但這是為了服務觀眾,不是為了自己。”醜聞曝光後,霍爾立刻宣佈辭去英國國家美術館主席職位。但他堅稱,銀行對帳單與戴安娜受訪兩件事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但戴安娜的家人並不這麼認為。威廉王子在聲明中表示:“充滿欺騙的採訪手段,極大地影響了我母親在訪談中説的話,讓我父母的關係變得更差,傷害了無數人。”當他得知母親最後幾年的恐懼、偏執和孤獨很大程度上由BBC記者的謊言導致時,他的悲痛難以言説:“辜負她的不只是一個無賴記者,還有失職的BBC。”

  這樁醜聞嚴重損害了BBC的公信力。英國內政大臣普裏蒂帕特爾表示,BBC必須“反思並吸取教訓”。BBC前主席格雷德呼籲,BBC必須進行嚴肅的內部結構改革,並由沒有利益衝突的外部記者組成的獨立編委會監督其報道。英國司法大臣羅伯特巴克蘭認為,BBC的過錯太嚴重,政府應該對其採取管束措施。

  BBC欠戴安娜一個道歉,也欠中國一個道歉

  BBC騙訪醜聞之所以引起轟動,是因為嚴重違反了新聞道德倫理和行為準則。它讓全世界再次思考兩個永不過時的問題:媒體是否可以為了獲得新聞而不擇手段?在公眾關注度和當事人利益之間,報道的界限在哪?

  在不同的社會文化中,新聞道德倫理準則有所區別,但都包括以下要素:真實、準確、客觀、公正、公平、公共問責。在獲取新聞和公眾傳播的過程中,這些原則普遍適用。新聞從業者應該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正直,並把公眾責任放在第一位。此外,記者面對的是人的生活和生命,因此,新聞報道對公眾的潛在裨益必須大於其潛在危害。

  面對千夫所指,BBC辯解道,機構過去的管理流程存在缺陷,現在已經有了很大改進。然而,25年過去了,BBC真的改變了嗎?

  事實上,這家自詡“獨立”“可信”的媒體,今天仍在撒謊欺騙,甚至變本加厲。趙立堅日前指出,BBC對英國王室的採訪尚且如此,對事關地緣政治、意識形態的報道更加醜陋和虛偽。“BBC欠中國一個真誠的道歉。”趙立堅説,BBC在新疆等涉華問題上炮製和傳播了大量虛假資訊。像當年的騙訪事件一樣,BBC不僅對其記者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不做提醒和批評,反而包庇縱容,完全不講是非、不講原則。趙立堅發問:“在BBC新聞檔案裏,還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污垢?”

  本報北京5月26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胡文利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