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哈佛大學陷“歧視疑雲” 種族配額涉嫌歧視華裔

2017年08月11日 09:44:48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道,近日,美國司法部正準備介入調查美國大學是否在錄取過程中有種族歧視的行為。

  《紐約時報》指出,雖然沒有表明具體調查對象,但司法部稱,將調查大學在招錄時對亞裔的歧視行為,這番表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此前針對哈佛大學的訴訟案。

  名校涉嫌歧視

  2015年5月,包括華裔在內的64個亞裔團體組成的抗議聯盟提出申訴,指控哈佛在招生時涉嫌歧視,對亞裔申請者設置了比非裔、拉丁裔申請者更高的標準。

  “許多亞裔學生都擁有接近滿分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成績、GPA高居前1%,獲得過許多獎項,在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中也展示出了領導力,但是仍然被哈佛以及其他常春藤盟校拒之門外。”申訴書中這樣寫道。“相反,擁有同等條件的其他族裔學生卻能順利被錄取。而且,近年來,這種趨勢愈演愈烈。”

  哈佛發言人麥樂迪傑克遜回應稱,該校的錄取政策是公平的。他們將每個申請者“視為一個整體”,遵循了最高法院確定的標準。

  早在2014年,非營利組織“大學生公平錄取”就向馬薩諸塞州的聯邦巡迴法庭提起過訴訟,指控哈佛大學的錄取政策存在對亞裔的“種族歧視”。

  除了哈佛,也有其他美國名校陷入“歧視疑雲”。2016年5月,亞裔團體聯盟對3所大學提起訴訟,要求審理耶魯大學、布朗大學以及達特茅斯學院在招生過程中存在的歧視亞裔申請者的情況。

  這一系列事件背後的核心爭議在於,以哈佛為首的部分美國名校,是否在錄取過程中按照“種族配額”這一標準,對每年錄取的非裔、拉丁裔、白人和亞裔美國人的比例進行控制。

  “種族配額”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的平權法案,美國為保護少數族裔機會均等和族裔平衡,將教育資源的天平向少數族裔傾斜。然而如今,這一平權法案卻為亞裔學生帶來了“逆向歧視”。定居美國的中國絲路旅行者聯合創始人崔依依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説,美國認為按照比例分配這些資源就是公平,但是,亞裔的成績在美國各類族裔中是相對較高的,按照比例進行分配,反而抹殺了一些學子進入名校的權利。

  亞裔話語權弱

  2015年時,奧巴馬政府並沒有受理該訴訟。有評論認為,此次當局政府如動用行政力量對一個大學展開調查,將是前所未有的。

  《華盛頓郵報》刊文分析稱,儘管此次調查的重點似乎是針對亞裔的歧視,但美國白人的權益也或因“種族配額”制度受損。司法部的這次行動是為了激勵將特朗普推上總統之位的白人選民。此次動作也預示著司法部長塞申斯想要促使司法部民權局顛覆奧巴馬前政府的一系列政策。

  亞裔學子在大學錄取中遭遇不公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有分析指出,其根本仍在於亞裔在美國社會中的話語權較弱,政治參與度不高。

  全美山東同鄉會聯合總會會長彭壽臣在接受本報採訪時表示,很多亞裔不太願意出頭,不太習慣為自己發聲。亞裔團體之間配合度不夠高,整體力量不夠強大。除此之外,亞裔社團的活動圈子大多還是局限在亞裔群體內部,和其他族裔的之間的橫向交流較少,因此造成政治影響力很弱。

  據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報道,華裔構成了亞裔抗議聯盟的大多數。

  正如美國華商總會顧問蔡文耀所言,華裔是一個特別重視教育的族群。美國“價格經濟學”網站指出,美國精英學校擁有強大的力量。在美國歷史上,名校很多時候都掌管著通向財富、權力和知識的大門。華裔作為遠渡重洋來到美國落地生根的少數族裔,同時也出於中國傳統的教育理念,希望能通過高學歷獲得一份相對穩定並且受人尊敬的工作。

  “近幾年來華裔社團發起的這幾次抗議活動不斷喚起了美國華裔群體的意識和深層思考。”彭壽臣説。

  維權道阻且長

  哈佛大學憲法學教授富子布朗納金(音譯)認為,此次司法部的調查行動不會帶來很大影響,因為美國最高法院已經表示了對平權法案的支援。

  不過,能讓主流社會重視自己發出的聲音總是好的。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網站援引該抗議聯盟的原始成員之一李斯旺(音譯)的話稱:“我感到一陣新鮮的風吹了過來。”她希望,司法部的這次決定能夠激勵針對其他常春藤盟校的抗議活動。

  “作為第一代移民,我深刻地體會到發出自己的聲音是多麼重要。即使它最初微不可聞,但只要你鼓足勇氣,高聲疾呼,總有一天,你的聲音會被聽到。”

  現在的關鍵在於團結起整個亞裔群體的力量,順勢而上。據美國《僑報》報道,近日,前舊金山灣區庫柏蒂諾市市長、現任市議員張昭富與前庫柏蒂諾學區委會廖本榮,在舊金山召開新聞發佈會,呼籲亞裔團結起來,抗議到底。

  但是,這件事或許言易行難。

  蔡文耀指出,亞裔中有很多族群,不同族群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一樣,未必每個族群都會積極參與進來。

  另一方面,進一步改善對子女的教育方式,扭轉美國主流社會對亞裔群體的刻板印象,或許也是一條出路。

  彭壽臣認為,亞裔在申請大學時,其成績、特長、參與的活動等等,確實呈現出一些“同一化”的特點,而在領導力和團體協作能力的培養上,略微有所不足。“增強對子女綜合能力的培養,打造多元化特色,對我們來説也是很重要的。”彭壽臣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