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會拿歷史問題説事
回顧這些歷史不難發現,朝鮮半島和中華大地長期保持著緊密的聯繫,韓國(朝鮮)學者的歷史視角可能與中國學者有所不同,但大家應當都能認同的是:宗屬關係與西方理念下的“統治”、“吞併”等,是有本質區別的。古代中國建立的朝貢制度,也與西方近現代史中的國際關係概念存在重大區別。
作為對比,朝鮮(韓)民族在與中華民族的交往中延續了數千年,長期擁有獨立的政權、民族地位和歷史傳統;而在日本統治的幾十年間,他們卻被迫“創氏改名”,不僅要放棄個人姓氏,還要扔掉自己的語言,幾乎遭遇“亡國滅種”的危機。
十幾年前,筆者在韓國慶州遇到過一位李姓漢學家,他深有感慨地説:“韓中兩國雖然打過仗,但我們不記恨中國,因為中國傳給了我們漢字文化,一直容納我們這個古老國家。但日本不同,它要徹底滅掉我們這個民族。”此話至今仍縈繞于我的耳邊。
對於特朗普日前不知在何種語境下講的那句話,韓國媒體真的不必太過較真。説句老實話,特朗普可能也確實分不清“宗屬關係”、“朝貢體系”這些概念。無論《華爾街日報》透出這樣的資訊是否有什麼意圖,韓國媒體都應該仔細想一想,中韓建交以來,兩國的政治合作、經貿投資、社會交流乃至人員旅遊等,帶給了韓國企業、韓國民眾多少實惠?
中國一貫主張,不論國家大小,都應該平等相待,在互利互惠的原則下合作共贏。現在的中國,不會拿歷史問題説事,一些韓國媒體真的不必擔憂。大家應該考慮的是:如何讓曾經互惠兩國的中韓關係,能夠更加健康地走向未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