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登陸火星、探索深空等將是美航太局今年主要任務

2017年01月03日 14:33:0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服役將近20年的“卡西尼”土星探測器在2016年末進入最後階段。今年4月,“卡西尼”將進入任務“大結局”階段近距離觀測土星,並最終於9月15日衝入土星大氣層,結束其史詩般的旅程。

  今年,科學家還將繼續進行已開始的其他深空任務。比如,2016年7月“朱諾”木星探測器成功進入木星軌道,開始探測木星雲層下的秘密,其發回的數據和圖像足夠科學家忙活好幾年;美國第一個小行星採樣探測器“奧西裏斯-REx”去年9月發射升空,目前正在飛向小行星貝努,預計將於2020年7月飛臨小行星表面,快速採集至少60克樣本,並計劃于2023年送回地球;2015年飛掠冥王星的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已調整軌道飛向新的探索目標,預計將於2019年到達柯伊伯帶的天體2014MU69……

  廣域紅外線探測望遠鏡2016年正式開啟,將幫助研究人員解開黑暗能量和暗物質的秘密,研究宇宙進化,探索太陽系外的新世界,並尋找可能存在的宜居星球。

  在近地軌道,國際空間站依然是重要的實驗室。今年2月,宇航員佩吉惠特森將成為第一個兩次指揮這個軌道實驗室的女性宇航員。如一切順利,任務結束時,惠特森將成為在太空中逗留時間最長的美國宇航員。

  美國航太局今年將繼續與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合作,加緊完成商業載人航太運輸系統的最後階段工作。不過,原定於今年進行的首次商業載人飛船發射,目前已推遲至2018年。

  在地球科學觀測領域,美國航太局計劃於今年向國際空間站發射兩個地球觀測設備。其中,從蘭利研究中心發射的“平流層氣溶膠和氣體實驗3”旨在觀測地球臭氧層;從馬歇爾航太飛行中心發射的“閃電成像感測器”,將測量地球上雲層中、雲層與地面間的閃電,幫助科學家理解閃電與天氣以及相關自然現象間的關係。這兩個觀測工具會長期持續記錄地球運作數據。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