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日珍珠港事件75年秀親密 美國欲借此安撫亞太盟友

2016年12月09日 08:44:21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鄭香君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陸峰 陳欣】7日是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基地75週年紀念。當天,美國和日本均強調,75年後,對立的兩國已成為親密的盟友。日本媒體稱,基於在亞太戰略上聯手應對中國的考慮,日美希望借此機會對外展示日美同盟行動一致的姿態。

  7日,珍珠港事件75週年紀念活動在夏威夷珍珠港舉行,約4000人在日軍開始襲擊的7時55分集體默哀。8日,美國海軍和日本駐夏威夷總領館還首次舉行兩國聯合悼念活動。

  就珍珠港事件,美日官方發出了相似的聲音。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即將訪問珍珠港表示期待,他説,“這證明即便是最對立的敵人,也能變成最親密的盟友”,美日將攜手維護“更和平與安全的世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8日表示,“曾作為敵國交戰的兩國已變為擁有共同價值觀的盟國……將強化同盟關係,為亞太地區和國際社會的和平與繁榮作貢獻”,菅義偉還表示,珍珠港事件75週年紀念“是再次下決心不讓戰爭慘劇重演的重要機會”。

  和解和原諒,成為不少美國媒體紀念珍珠港事件的主題。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網站7日稱,75年過去,珍珠港的倖存者選擇了原諒。被擊沉的亞利桑那號依然靜靜躺在珍珠港,但那裏已從一個控訴戰爭的紀念地變成和解的象徵。正如老布希總統在紀念偷襲珍珠港50週年所言,“我心裏對德國和日本已沒有怨恨”。美國珍珠港歷史首席歷史學家馬丁內茲説,“我們應該慶祝美日75年來沒打仗,美日同盟正在向前發展。問題不是要忘記珍珠港事件,而是原諒日本當時的做法,以彰顯美國的偉大。”

  但日本偷襲珍珠港如今仍是美國社會的痛點。美國前眾議長金裏奇7日在推特上就珍珠港事件表示,日本人75年前的行動顯示出“專業才華和技術能力”。這番話被認為是在稱讚日軍,遭到輿論猛烈抨擊。美國政治評論家和作家奧伯曼甚至呼籲金裏奇“交出美國身份證明”。

  也有美國媒體聚焦珍珠港事件75年後的日本軍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綜合多名學者和分析人士的觀點認為,日本如今的軍事力量處於世界前列,甚至比偷襲珍珠港時還要強大。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站作家凱爾溝上認為,日本擁有如此強的軍力與和美國結盟不無關係。幾乎每天都有日本自衛隊與美軍聯合訓練,每隔幾週就有一場大規模聯合軍演。此外,日本還擁有不少先進的美國裝備。美國軍事歷史學者庫恩認為,現在日本已足以和任何國家進行飛機對飛機,軍艦對軍艦的對抗。

  不少日本媒體8日則在盤算日本政府和安倍“深度參與”紀念珍珠港事件的價值。有日媒説,特朗普即將上臺令日美關係處於考驗期,利用珍珠港事件紀念強化日美關係,對日本而言是改善對外關係的出路之一。因此,日本正採取積極行動重新確認日美同盟的有效性和繼續發展的前景。報道認為,與“整天吵鬧的亞太鄰國”相比,崇尚現實主義的美國“不執迷于歷史”,對日本的態度給予了支援。對於美國而言,幫日本在外交上爭取主動,也有利於穩定因美國政權更替而出現人心動搖的亞太盟友們。

  《日本經濟新聞》8日的報道認為,安倍即將在月底訪問珍珠港,尋求“歷史性和解”,除強化日美關係,爭取美方信賴外,也希望借與美國展現共識,擺脫歷史問題上在東亞鄰國面前處於守勢的被動局面。不過,日本政府考慮到國內保守輿論壓力,反覆強調不謝罪的立場。一些美方人士批評説,安倍只是為了打算拉攏美國,而不是真的反省歷史而來到珍珠港。日本《每日新聞》説,雖然日美在二戰後構建了穩固的聯盟,但這種聯盟背後是兩國民眾對戰爭的複雜情緒。對日本來説,美國向廣島和長崎投放了原子彈,而對美國而言,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是雙邊關係中依舊存在的芒刺。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