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的記憶之一就是坐在祖父的肩膀上,在夏威夷揮舞著國旗歡迎我們的宇航員凱旋。在那之後幾年,我們終於成功登上了月球。我們定下明確目標,計劃在2030年前將人類送上火星,並安全返回地球。這是美國太空故事重要的新篇章。”美國總統奧巴馬11日專門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撰文,宣佈了美國最新的太空目標,他稱計劃的最終目標是人類有一天能夠在火星上停留一段時間。
奧巴馬把火星稱為美國的“新邊疆”,“我對我們的太空計劃仍然懷有孩子般的激動。它代表著我們最重要的民族特性:好奇心和探索、創新和創造力,我們將走在所有人之前,開拓這一新邊疆。”他稱,“我們曾贏得了太空競賽,不僅為技術帶來不可估量的進步,而且啟發了新一代保持美國一路領先。”
英國廣播公司(BBC)稱,奧巴馬2010年就曾經宣佈初步的載人火星計劃,但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NASA)的火星計劃一直備受批評,被認為缺乏資金支援,很難實現。對此,奧巴馬稱,“實現上火星的願望需要政府和私人創新者之間的不斷合作,而我們正在這樣做。”不過,他也認為實現這一計劃不易,“載人登陸火星任務需要一步步地來,經歷長年累月的測試和耐心”。報道稱,奧巴馬將在13日匹茲堡舉行的白宮前沿會議上號召科學家和創新者為此提出詳細構思。
“美國真能把宇航員在2030年前送上火星?”“火星之旅技術上可行嗎?”“如果是,那我們此前為何沒有實現?”對奧巴馬的新火星計劃,曾經歡呼“火星對我們的吸引力比地心引力還大”的《紐約時報》似乎缺少當年的激情,多了幾分疑問。該報11日引述白宮科學顧問霍德倫和NASA負責人小博爾登的話稱,從技術上來看,載人火星計劃屬於“困難但可行”的範疇,前提是給予足夠的時間、金錢,並願意付出讓宇航員在長途太空旅行中暴露于長期輻射下的風險。報道稱,1989年,老布希總統在阿波羅11號登月20週年紀念之際也曾倡導重返月球、登陸火星,但當NASA就此拿出一個“20-30年、1萬億美元”的方案後,計劃便人間蒸發。作者認為,登陸火星主要的挑戰是政治和財政方面的,國會能否在未來20年內穩定地向計劃提供如此大額的資金?總統會否朝令夕改或不斷向NASA發出不同的指令?1966年NASA預算佔聯邦預算4.4%,而2016年整個美國太空項目開支193億美元,儘管比其他國家要多得多,但只佔總預算0.5%。
“不可否認,這的確激動人心。登陸火星的想法一直在美國人的心中。20世紀時,美國很多總統明確地把這一任務作為美國‘上帝賦予的命運’在21世紀的延伸”。美國《時代》週刊網站稱,奧巴馬現在也加入了這個大合唱。但真的這麼簡單嗎?報道稱,當年登月計劃橫跨美國四屆政府,包括兩屆民主黨政府和兩屆共和黨政府,經歷過7屆國會。登陸火星的計劃幾經更改。小布希在任時曾改為“重返月球”,奧巴馬2010年否決這一計劃又提出登陸火星,但後來卻對NASA預算多次削減。報道稱,現在人們的目光將盯著美國是否真的能完成這個挑戰。
對於奧巴馬在離任前兩個多月提出這一雄心勃勃的火星計劃,媒體猜測紛紛。俄羅斯《觀點報》12日稱,奧巴馬有關火星的呼籲成為他試圖載入史冊的最後機會。報道稱,在奧巴馬離任前,美國面臨在中東政策失敗,國家經濟處於危機等一系列問題。他此時提出美國征服火星計劃,但美國航太局的預算並沒有增加,實現這一計劃困難重重。奧巴馬希望給自己執政留下遺産,否則未來人們提起他只會説這是美國首位黑人總統,僅此而已。
美國財經新聞網站Quartz稱,奧巴馬任期還剩下幾個月,此舉是為了在11月總統大選開始前,幫助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裏造勢。美國《華盛頓郵報》則稱,奧巴馬此舉是為了把“資本主義帶入外層空間”。華爾街資本是奧巴馬所在的民主黨最主要的贊助者,奧巴馬近年來力推讓私人投資進入此前由國家壟斷的宇航領域。但目前波音公司和馬斯克的SpaceX公司的宇航計劃都遭遇了挫折,離開NASA的技術和合同支援難以“自我存活”。
中國《航空知識》副主編王亞男1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實現了載人登月,如今近60年過去了,把人類帶上火星並且帶回,從技術上説是可行的,但這個工程的複雜程度非常高。(下轉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王亞男説,現在的環境和美國當年登月時有所不同。上世紀60年代美蘇太空競賽的時候,國家意志非常強烈,美蘇都希望在載人航太領域儘快取得突破性進展,以此作為政治先進性的標簽,那時美國政府掣肘很少,可以投入鉅資進行研發和實踐。但在技術更加進步的今天,美國在政治和資金上會遇到更多的問題,要想在14年內完成這麼大的工程非常難。奧巴馬這次表態可能更多是一個夢想,能否在2030年之前實現令人懷疑。
【環球時報駐美國、德國、日本、加拿大記者 蕭達 青木 李珍 陶短房 環球時報記者 吳志偉 王偉】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