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當年推翻薩達姆雕像的人,如今想親手殺了小布希和布萊爾

2016年07月07日 15:42:07  來源:環球網
字號: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劉洋】因為一次採訪,58歲的哈希姆哈桑賈布裏成了西方媒體的“網紅”,就像13年前他掄起大錘,砸向薩達姆雕像時一樣。

  2003年4月9日,美軍地面部隊打到巴格達郊區,薩達姆侯賽因政權倒臺在即。對“暴政”不滿的伊拉克人圍住市中心薩達姆的雕像歡呼。45歲的哈希姆拿起大錘,一下下砸向“薩達姆”,他專注而憤怒的表情被定格在世界各大媒體頭條,標誌著“巴格達的陷落”。

  那一年,哈希姆是巴格達卡拉達區一間摩托車修理鋪的店主。早年間,他曾給薩達姆的家人修過車,但很快“失了寵”,還因得罪薩達姆做了一年半牢。哈希姆是什葉派穆斯林,而薩達姆和他的統治階層大多是遜尼派。再加上他有14、15個親戚死於薩達姆政權之手,當聽到美軍已經打到巴格達郊區,哈希姆“非常開心”,於是拿起大錘,走向了薩達姆雕像。。。

  “如今,每當我走過雕塑舊址,就會感到痛苦和羞恥。我問自己,為什麼要推倒它?” 時隔13年,哈希姆坐到了英國廣播供公司(BBC)的鏡頭前,説了許多在西方看來政治不太正確的話。“現在每次聽到他們談論‘巴格達的陷落’,我都會心痛”。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轉變?答案顯然要在伊拉克與哈希姆過去13年的經歷中尋找。

  2003年薩達姆政權被推翻,小布希興奮地站到“任務完成”的橫幅前。那一年一個叫扎卡維的極端主義者已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的蘇萊曼尼省建立起名為“統一和聖戰組織”的激進組織,經過多年發展、轉型與改變,它現在的名稱叫“伊斯蘭國”,領導人換成了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與此同時,薩達姆留下的權力真空引發巴格達複雜的政治內鬥,並進而助長了“伊斯蘭國”的猖獗。在哈希姆接受BBC採訪時,“伊斯蘭國”依然控制著伊拉克北部相當大面積的領土。

  “一年又一年,事態變得越來越糟。腐敗、內鬥、屠殺、劫掠……無休無止。薩達姆只是殺人,這跟現政府完全不同。薩達姆雖然走了,但坐在他位置上的是1000個薩達姆。”哈希姆説,他很希望能重建薩達姆的雕塑,希望回到薩達姆之下,但他害怕這麼做會招來殺身之禍。

  如今的哈希姆早已離開巴格達,他的新家在黎巴嫩貝魯特,與其他100萬伊拉克、敘利亞和巴勒斯坦難民生活在一起,這起碼能讓他的家人更安全。就在上週六,哈希姆曾經的家、巴格達卡拉達區一間大商場遭“伊斯蘭國”襲擊,250名正為慶祝開齋節購物的伊拉克人被炸死。

  7月6日,英國政府公佈了耗時七年完成的《伊拉克戰爭調查報告》,全世界再次被提醒,當年發動戰爭的小布希與布萊爾,其實都撒了謊。人們至今也沒有找到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

  “小布希和布萊爾是徹頭徹尾的騙子,他們毀了伊拉克,把我們帶回原點,帶回中世紀甚至更久以前”,哈希姆説,“如果我是名罪犯,我要親手殺了他們。”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