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中國之間幾乎爆發一場空戰”,英國《金融時報》6日評論稱,目前各方擔心中日衝突正變得越來越具挑釁性。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斯托裏表示,任何一方進行雷達鎖定都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舉動”,因為目標飛機將只有幾秒鐘時間來判斷自己是否受到攻擊,以及如何應對。軍事分析家認為,擦槍走火是中日之間不斷激化的爭吵的一個可能結果。
判斷中日接近“空戰”的媒體不止這一家。由於中國軍機當時是南下飛往釣魚島方向,印度報業托拉斯形容這是“中日戰機在爭議島嶼上空的交鋒”。日本《外交學者》網站6日説,中日戰機在東海上空的近距離對峙接近“混戰”。文章稱,2016年2月,日本自衛隊在那霸空軍基地成立了第9航空小分隊,由40架三菱F-15J全天候空中優勢戰鬥機組成,主要目的是構築琉球群島的防禦鏈,此舉被廣泛視為應對中國日益增長的軍事自信。
這應該是中國空軍70多年來,首次與日本戰機實施“戰鬥狀態”,香港中評社稱,中國網友紛紛表示:“日本戰機夾著尾巴逃跑了”。報道稱,雖然中日雙方在“啟動火控雷達”問題上説法不一,但毫無疑問,6月17日中日兩國戰機在東海海空確實出現了對峙,還差一點互扔導彈。
傅前哨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戰鬥機之間很少採用近距離的伴飛外逼模式,這幾乎是沒意義的。因為對戰鬥機而言,進入武器射程範圍之內,就意味著存在危險——無論是進入七八十公里的中距發射導彈範圍,還是進入1至10公里的近距發射導彈範圍。
近日在日本電視臺播出的時評節目中,有日本學者表示,清醒的中國領導人和日本領導人是不會下達攻擊命令的,但不能排除現場人員的情緒誤判,最終導致擦槍走火。因此,儘快建立“海空緊急聯絡機制”、建立兩國防務部門的互信機制是不二的選擇。
路透社稱,日本官員擔心,由於日本對南海聲索國提供了支援,“中國就用加強東海的舉動來報復”。文章稱,當然日本也在不斷地更新裝備。日本是當前全世界規模最大、訓練最有素的空中防衛力量之一。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戰機數量達200架,F-15鷹式戰鬥機數量在全世界排名僅次於美國。另外它還擁有80架自産的F-2戰機和40架F-4EJ戰鬥機。但F-4EJ戰鬥機面臨退役,而F-15J的機身年齡至少為30歲,甚至達到40歲。“中國的威脅也給了日本一個更換新飛機的理由”。
傅前哨説,此次對峙的中日戰機分別是蘇—30和F—15,這兩種機型在中距空戰中能力相當,導彈發射能力也相當,但在演練中,蘇—30會略微提前一點時間發射導彈,這意味著一旦進入近距空戰,蘇—30會佔優,此外蘇—30還裝備有頭盔瞄準器,一旦看到目標就能發射導彈,F—15則沒有這種裝備。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蔣豐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 馮國川 柳玉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