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大選結果讓中美經貿“松一口氣”
陳志武教授認為,美國總體的經濟形勢正在向較好的方向發展,美國大選的結束使民主黨和共和黨更容易達成妥協,以避免美國跌入“財政懸崖”。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有望得到緩解,如果中國不改變過度依賴出口的經濟增長方式,貿易問題會繼續成為美國政治炒作的最好材料,中美經貿關係仍充滿了挑戰性。
11月6日美國大選結果基本保留了之前的政黨權力格局:總統和參議院掌控在民主黨之手,而眾議院繼續是共和黨的天下,共和黨將控制眾議院各專業委員會的立法與聽證議程。所以,儘管白宮和參議院都由民主黨掌控,如果沒有共和黨的認可,民主黨幾乎沒法通過任何議案,寸步難行。這一現實決定了美國接下來的經濟和非經濟政策都不會是總統或民主黨單方面説了算,也很難太偏激。
經濟總體趨勢向上
奧巴馬連任後的經濟走勢如何?我們先該看到,選舉之前美國經濟在持續上升,奧巴馬連任後,這一趨勢不會變。實際上,美國經濟總體而言跟誰做總統關係不大,總統對經濟産生影響的直接手段除財政政策外很有限,而貨幣政策只能通過美聯儲主席的提名來間接影響。
選舉前的美國經濟總體趨勢向上。第一,消費者信心和就業都在上升,儘管上升速度不快,但這個趨勢穩定。美國經濟有71%來自消費,所以,只要消費者信心和民間就業在上升,經濟狀況就不會變壞,只會變好。第二,房地産價格和交易量在回升,由此帶來的投資和需求增加對經濟增長顯然是利好,這也很重要。第三,美國企業手頭的現金很多,像蘋果公司手頭有290多億美元現金、英特爾110億美元現金,不缺錢。並且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兩年裏,多數企業把需要裁掉的員工都已裁完,需要減少的開支也都減完了,使美國企業負擔很輕。因此,只要經濟狀況進一步穩定、歐元區經濟也開始穩定,美國企業就會增加投資和多招員工。第四,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大量擴充了資本金,使它們的財務狀況非常好,能夠重新給需要資金的企業提供金融支援。第五,能源價格在下降,特別是頁巖氣革命使美國能源成本大大下降、能源供給大增,提升了美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讓一些製造業企業重回美國。
上面這些趨勢不會因選舉結果而改變。再加上原來因選舉本身而産生的不確定性在選舉後不再存在,政治與經濟格局更為清晰,讓大家松一口氣,這都會對經濟的進一步增長有利。只要“財政懸崖”不發生,明後年的增長速度可以達到3%至4%的水準。
“財政懸崖”可以避免
那麼,“財政懸崖”是否會發生呢?未來兩個月,奧巴馬、民主黨以及共和黨議員會進行多方談判,以避免讓美國掉下“財政懸崖”。在達成協定之前,民主黨和共和黨會做許多政治動作,要來回折騰很多次,産生許多不確定性,使全球金融市場來回震蕩。
不過,跟2011年暑期不同,那一次兩黨都考慮到2012年的選舉而不願意做出讓步,達不成妥協。現在選舉結束了,下次中期選舉是兩年以後的事情,所以,在折騰一段時間之後,耶誕節前達成縮減開支並加稅妥協的概率不低,可以讓美國避免“財政懸崖”。
總之,跟選舉之前比,奧巴馬、民主黨和共和黨達成妥協的傾向性上升了很多,特別是奧巴馬更會希望儘早達成協定讓他把注意力放在更具歷史意義的議題上,讓他在第二任期間做出大事。由此,“財政懸崖”發生的概率不是太高。
中美貿易充滿挑戰
中美貿易摩擦肯定會繼續,但是奧巴馬對中國貿易更強硬的必要性沒有前兩年大。第一,他不需要競選連任;第二,美國經濟接下來會繼續變好,美國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會上升,就業繼續回升,這些都會降低奧巴馬在貿易政策上的壓力;第三,2010年中期選舉民主黨大敗,過去兩年奧巴馬和民主黨面對很大政治壓力,為了挽救局面必須想法贏選票,但是這次選舉讓民主黨勝利了,所以,接下來他們沒必要通過對中國更多施壓來給自己加分。所以,我覺得這次選舉結果讓中美貿易關係松一口氣。
但稍微看遠一點,中美貿易關係還是充滿根本性挑戰,這些挑戰跟誰是美國總統沒關係,因為是來自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只要中國經濟增長方式這一特點不改變,中美貿易順差會繼續是美國政治炒作的最好材料。所以,沒有別的選擇,中國自己必須改革,通過減稅免稅、降低國有經濟比重、讓公民直接享有國有資産收益、減少行政管制、發展民營經濟等改革,來增加消費在GDP的佔比,只有這樣,中美經濟關係才可以少摩擦、少政治炒作。
在政治、外交和軍事關係上,除非伊朗、敘利亞危機把美國重新拖入中東,否則美國會繼續強化在亞太的佈局,不可避免地給中美非經濟關係帶來許多變數。在未來數年,中國在這些方面需要大量的智慧,因為中美兩國經濟已經被緊密捆綁在一起,難以彼此分開,所以,兩國間的任何衝突都只會造成雙輸。相比而言,奧巴馬總統比任何共和黨總統都更有可能跟中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合作,共同建立雙贏的國際新秩序。(駐華盛頓記者陽建採訪整理 陳志武:耶魯大學教授)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