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奧羅”命懸搖擺州 美選舉制度被指有漏洞(圖)

2012年11月06日 10:07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奧羅”命懸搖擺州美選舉制度被指有漏洞(圖)

  奧巴馬(右)與羅姆尼在進行電視辯論。

  綜合外國媒體11月4日報道,美國現任總統奧巴馬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的競選陣營籌款合計已突破20億美元,使得今年的總統競選成為歷來“最昂貴”的一次。同時,由於兩人的支援率一直不相上下,本屆大選也成為美國歷史上競爭最激烈的一次。不過,對於越來越多的選民而言,這場大選正變得越來越陌生。

  總統選舉制度存在漏洞

  在11月6日的投票日期來臨之前,兩位候選人都把自己的精力和競選廣告投放到了9個尚未做出“站隊”決定的搖擺州,這些州的人口雖然僅佔美國總人口的大約22%,但他們的決定將影響到整個美國。相比之下,其餘4/5美國選民的意見似乎已微不足道。

  這一奇怪現象事實上反映了美國總統選舉的不合理之處。根據美國憲法,總統選舉實行選舉人團制度,總統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選舉産生,而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産生。

  選民投票時,不僅要在總統候選人當中選擇,而且要選出代表5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簡稱華盛頓)的538名選舉人,以組成選舉人團。總統候選人獲得超過半數的選舉人票(270張或以上)即可當選總統。

  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大多數州的政治立場都不固定,因此總統候選人必須注重每一個州的選情,討好盡可能多的選民。但是,隨著最近幾十年美國民眾政治立場的分化,大多數州的政治立場也已基本固定下來,成為民主黨或共和黨穩定的“票倉”。而剩下的幾個搖擺州的選舉人票就成了最終決定總統歸屬的關鍵因素。

  為了贏得最後的勝利,每位總統候選人都特別注重對搖擺州的爭奪。這樣一來,他們或多或少地忽略了其他州選民的訴求。針對這一現象,有觀察人士指出,讓25%的選民來決定整個美國的未來走向是極不公平的。

  美國民眾政治分歧嚴重

  不過,這一奇怪的現象又有著深厚的社會背景,不可能輕易改變。美國政治作家比爾畢曉普指出,最近的四五十年來,美國社會的政治分歧越來越明顯,很多人甚至按照自己的政治立場來選擇定居地點。

  與此同時,美國兩大政黨在意識形態上的對立也加劇了社會的分裂。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統計學家兼政治科學家安德魯格爾曼稱,儘管共和黨人今天比民主黨更強烈地反對墮胎,但在1988年之時兩黨的觀點還基本一致。

  隨著美國選民立場的分化和相對固定化,決定總統大選的州數和人數一直在減少。1960年,共和黨候選人尼克松為了贏得大選在50個州裏舉行了造勢活動,最終他以微弱劣勢輸給了民主黨候選人肯尼迪,當時有20個搖擺州。1976年,民主黨人卡特與共和黨人福特對壘時,有18個搖擺州。2000年,小布希與戈爾的激烈選戰主要在12個搖擺州進行,而到了2004年搖擺州僅剩10個。

  1976年,18個搖擺州的人口占全美國的51%,其中紐約、加利福尼亞和得克薩斯3個州的選情最為激烈。根據2011年的統計,這3個州的GDP佔全美國的30%。不過,它們的立場如今已不再搖擺。紐約和加利福尼亞是可靠的民主黨票倉,而得克薩斯則是共和黨的天下。

  選舉考量不只影響競選策略

  今年9個搖擺州的GDP僅佔全美的20%,但是為了贏得選舉,奧巴馬和羅姆尼都在極力討好這幾個州的選民。

  奧巴馬強調要復興製造業,這一政策很明顯意在“鐵銹地帶”——從前工業繁盛如今已衰落的地區,比如俄亥俄州和威斯康星州。而羅姆尼擴建海軍計劃的最大受益者非弗吉尼亞州莫屬,因為那裏擁有龐大的海軍基地以及眾多軍工企業。

  雖然兩位候選人都承諾要縮減政府開支,但他們都對取消頗具爭議的聯邦乙醇燃料稅收補貼諱莫如深,因為他們害怕得罪艾奧瓦州的玉米種植者。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管理研究生院院長馬克肯尼迪認為,這種“選舉考量”同樣可以影響當選總統的施政表現,因為他們很清楚哪方面的改革會引發民意反彈,長此以往,整個國家的利益都會受損。

  而對於搖擺州的選民而言,“過分被關注的狀況”也並非幸事,他們的生活已經被密集的總統選戰打亂。電視裏反覆播放的競選廣告,要麼是在宣傳候選人,要麼是在抹黑對手。此外,選民們還要不厭其煩地應付各種電話和登門調查。

  正如格爾曼所言:“科羅拉多州選民的生活已經悲慘不堪,他們隨時都有可能被電話吵醒……候選人籌得了更多的金錢,而供他們砸錢的搖擺州數量卻在減少。”(柳洪傑)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