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0月30日文章,原題:中國不是美國的威脅,而是機遇
美國應該對中國———其第二大貿易夥伴強硬起來。在這點上,奧巴馬與羅姆尼似乎表現出少有的一致。但他們搞錯了。美國需要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國,與中國民眾和領導人交流,把自身的利益與中國相結合。把中國人稱為“騙子”無濟於事,保護主義是個錯誤。
是的,中國應該按規則行事。當美國有意見時,自有解決此類糾紛的機制。就像奧巴馬所説,美國在貿易投訴方面做得很成功。然而,美中關係要比這大。事實上,美中經濟如今已密不可分。儘管中國可能構成經濟威脅———若(美國)毫無準備,但它也是美國看到的最大經濟機遇之一。
我們波士頓諮詢集團認為,今後10年中印經濟將以年均8%的速度增長。推動高速增長的是中産階級的興起。我隨身帶著一份採訪摘要,內容是中印消費者談自己的願望和夢想。他們想要的正是大多數美國人想要的———房子、車子、給孩子念好學校和醫療。他們想要美國夢。除了美國公司,還有誰更有資格幫助他們實現這種夢想?
到2020年,中印消費者每年將花掉約10萬億美元,是2010年的3倍多。我們本月發佈的最新調查顯示,預計明年將有40%的中國消費者和19%的印度消費者會增加個人支出,相比之下,美國人是9%,英國人是8%。
消費興旺只是第一波機遇。為了給消費生力軍提供更多更好的道路、廣闊的電信網路、可靠的電力供應、更多的機場和清潔水,中國正大規模地從事基礎設施擴張。這些項目將需要鋼鐵、水泥、電、石油等等。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