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   正文

美媒稱中美關係變脆弱 專家吁培育兩國民眾互信

2012年10月22日 10:49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美國總統大選的兩位候選人——現任總統奧巴馬和共和黨挑戰者羅姆尼將於22日舉行最後一場電視辯論,主要議題為外交政策。目前的最新民調顯示,兩人支援率難分伯仲,選情陷入膠著狀態。美國《紐約時報》網站認為,在第三次辯論中,“中國的崛起與未來世界”將作為主要辯題之一,“中國將再次成為焦點”。

  20日,《紐約時報》網站發表題為《中國謹慎對待候選人的強硬講話》的文章指出,儘管在美國大選期間抨擊中國已經成為一種習慣,但是北京的政界、商界和學術界越來越擔心,這些抨擊在美國公眾和政治家之間如此熱絡,以至於在選舉後都難以降溫。文章説,在日前舉行的第二次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中,“中國”一詞被兩位候選人提到了22次,但幾乎都是負面的。文章還認為,在過去的兩年,美中關係變得更加脆弱,兩國間貿易與戰略的分歧使得美國擔心中國侵犯其長期以來在亞洲的影響力。對美方來説,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就業疲弱的“替罪羊”。這種對中國的擔憂,還表現在其他方面,如奧巴馬上月下令禁止一家中資公司收購俄勒岡州的一個風力發電廠。

  文章提到,根據皮尤中心今年早些時間的一項調查,39%的受訪中國人認為中美之間具有合作性,而在2010年,持這一觀點的受訪者將近三分之二;2010年的調查結果還顯示,8%的受訪者認為中美間有敵意,而今年,這一數值上漲到26%。文章指出,在美國大選在即和中國領導層即將換屆的背景下,伴隨對自己實力增長的信心,中國在面對美國時顯得更為謹慎。

  美國總統競選中的美中關係“噪音”,也引發了美國其他媒體的關注。《赫芬頓郵報》網站上週刊登的題為《美中關係的未來》文章指出,奧巴馬和羅姆尼似乎都認為基辛格時代的美中關係模式已不受歷史的歡迎。不幸的是,舊的合作基礎崩潰的同時,誤解、溝通障礙和不信任抑制了新合作機制的誕生。文章認為,不信任的關鍵源於一種國際關係理論,這種理論認為,美中之間的衝突是歷史上預設的。持有這種理論的學者在兩國公眾和領導層都具有相當的影響力。

  文章指出,通往和平和富有成效的美中關係的未來之路,不可能建立在一種對戰爭的相互恐懼之上。這種“對衝戰略”不僅會引發高科技武器競賽甚至會引發核戰爭,也會阻礙雙方尋求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問題解決之道的努力。文章説,構建美中之間新關係最有希望的辦法,應該是超越依靠所謂一部分政治精英之間的“老朋友”關係來維繫兩國關係的老路。解決美國大選中過分響亮的“噪音”以及中國民眾對美國誤解的最好辦法,是在美中民眾中培養具有廣泛意義的互信。 (記者 成珞)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