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們一樣,週五我也花了整個晚上在電視機前,觀看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式。當很多人感嘆見證了一個‘奇妙之夜’或發現了若干個‘左翼多元文化垃圾橋段’的時候。我從丹尼 博伊爾的開幕式中看到的卻是一個正在應對經濟衰退的國家。”英國《衛報》的經濟學社論主筆阿迪蒂亞 查克拉博蒂在7月31日的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
奧運大賽如火如荼展開之際,種種消極“唱衰”論調也在此起彼伏。看來,奧運火炬並未照亮英國人對當前國內經濟形勢的信心。
奧運繁盛一時 頹勢終難提振
“舉辦一屆成功奧運會的一項無形的好處在於,它能讓主辦國獲得些許的放鬆並給自己一些信心。至少在這一兩個星期以內,關於國家經濟衰退的描述將被暫時忘記。不管經濟如何疲軟,奧運會這個樣板工程至少可以向世人展示英國仍是一個‘可有所為’的國家。然而,不幸的是,一旦最後一枚金牌被贏取、賽場垃圾開始被清掃、奧運觀光家庭開始返程、讓人迷醉的國家榮譽感開始退去,我們面對的問題將依然如故。”英國著名經濟評論員傑裏米 華納在7月30日的《每日電訊報》的撰文中警示道。
從數據上看,眼下的英國,確實急需奧運這場盛會來提振一下民心士氣。
7月25日,英國國家統計局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産總值報告出爐,比第一季度再下降0.7%的走勢被一些媒體形容為“災難性”的。事實上,這確實是英國近5年以來,除卻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經濟衰退期間以外,季度GDP的最大降幅。
倫敦前副市長,經濟學家約翰 羅斯更是悲觀地認為,在過去的5年中,英國已淪為經濟現狀全球倒數第三的經濟體,僅比冰島和愛爾蘭稍強。截至2011年年底,英國的GDP狂降14%。羅斯把這種衰退形容為“不可思議的經濟縮水”。
著名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首席經濟學家霍克斯沃斯預測,到2050年,英國將不再位列世界七大經濟體之內。其地位極有可能被墨西哥或印度尼西亞所取代,英國有可能為保住前十名的位置而艱難掙扎。
面對如此慘澹的數據與評論,政客們多少寄望于奧運會這場“大派對”能給愁雲密布的經濟形勢“衝衝喜”。
雅典覆轍在前 倫敦憂心忡忡
以往40年間奧運會的盈利收支狀況可謂喜憂參半。1972年第20屆慕尼黑奧運會欠下鉅額債務。1976年第21屆蒙特利爾奧運會給市民留下30年才還清的15億美元債務。1980年第22屆莫斯科奧運會,蘇聯政府虧空90多億美元。
從1984年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開始,隨後在漢城、巴塞羅那、亞特蘭大、雪梨幾地舉辦的奧運會都實現了盈利。但倫敦之前兩屆奧運會的情況,顯然讓英國人覺得有些壓力。
美國媒體CNN7月30日在一篇名為《奧運會是否讓主辦城市花費太多》的稿件中提到,最近的兩屆夏季奧運會得到了徹底不同的結果。
2008年北京奧運會被廣泛認同為一屆成功的奧運會,這主要是因為它讓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國力。密歇根大學體育管理教授馬克 羅森特伯更是認為“北京就像是買下了無數的電視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