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歐洲盃之戰與德緊縮政策

時間:2012-06-26 15:18  來源:光明日報

  在歐洲盃四分之一決賽中,德國隊以四比二戰勝希臘。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這場球賽不僅牽涉到球隊的榮譽和競技成績,而且被附上了濃厚的政治色彩,成了一場涉及國家形象的對決。希臘教練在賽前曾説,“希臘國內政局和經濟形勢都不穩定,德國人卻成天催促希臘進行改革和緊縮。希臘球員們當然會受到影響,但他們也會獲得一種額外的動力,隊員們會更有激情去戰勝德國隊。”希臘與德國交惡的罪魁被認為是默克爾堅持的緊縮政策。德國人當了冤大頭,卻沒有任何人説好話。

  幾天前,希臘支援緊縮政策的保守派新民主黨獲得微弱多數並組成新政府。新任總理近日提出,他們一方面要最大程度地配合歐元區對希臘提出的要求,同時請求歐盟給希臘多一點兒時間,放寬財政緊縮限制,拿出有效的所有經濟增長促進措施。德國人雖然明白,光靠財政緊縮是無法讓希臘恢復穩定的,但德國仍然認為,壓縮債務、削減政府開支的協議不能有絲毫動搖。用默克爾的話説,“在控制國家債務和財政赤字的目標上沒有打折一説”。可是希臘的老百姓對與援助資金一起強加給他們的苛刻財政緊縮措施怨聲載道,他們把這一切都歸咎於默克爾的強硬。“冷若冰霜的老太婆”、“要致希臘于死地的德國佬”等辭藻充斥希臘媒體報端。歐元區一些國家領導人對於曠日持久的債務危機狀況已經越來越沒有耐心了。原本隱藏在深處的各種矛盾現在也都浮上水面。

  由於各方在債務危機的成因、處置和責任歸屬上一直相互指責和推諉,歐盟各國間在政治、財政以及經濟議題上的裂隙也在不斷加深。一家英國的左翼刊物《新政治家雜誌》露骨地抨擊德國總理默克爾,把默克爾描繪成希特勒後最危險的德國領導人。指出,對世界秩序和全球繁榮而言,默克爾甚至更具危險性。6月22日在義大利羅馬召開的四國峰會雖然讓人感到,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四個歐元區國家正慢慢地相互靠攏,但各國立場並非完全一致。從整個歐元區國家看,越來越多的國家認為,增加政府開支以推動增長難以奏效,而德國所倡導的緊縮才是擺脫困境的良方。特別是法國、義大利等國,提出了發行歐元債券和其他經濟刺激措施來提振歐盟經濟的建議,得到歐盟、IMF和歐洲央行三駕馬車領導人的鼎力相助。但迄今為止,默克爾對大多數的危機解決方案都不認同。一個反默克爾的統一戰線正在形成,德國正面臨被孤立的危險。可默克爾沒有其他選擇,屢次出資為歐債危機埋單的德國感到負擔越來越重。德國對危機應對計劃的總貢獻目前累積已經達到1130億歐元,相當於德國國內生産總值的4.4%。同時默克爾還要考慮到明年的德國大選。從目前的民意調查看,德國民眾對默克爾近乎慷慨的救助行為持排斥態度。德國一家很有影響的媒體所刊文章代表了大多數德國人的心聲,“在過去10年,德國民眾為了挽救垂危的德國經濟,一直節衣縮食,直到近年經濟才有所好轉。自己還沒真正過上好日子,卻要從口袋裏掏錢拯救他人,我們老百姓不會同意再這樣下去”。默克爾日前在德國議會講話中無奈地表示:在外人看來德國似乎強大得如同歐洲的經濟引擎和穩定器,德國不僅要全力以赴為國人謀福祉,而且還要為歐洲的統一和世界經濟盡綿薄之力。但德國的強大並非是無邊無際的,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既不要高估德國的實力,也不要在財力上過分苛求德國。

  希臘足球隊本想在歐洲盃比賽中用一場酣暢的勝利擺脫掉政治上的壓抑,但在強大的德國戰車面前,顯得是那樣無能為力。看來不論是政治還是體育都要靠實力説話。(本報駐柏林記者 柴 野 本報柏林6月25日電)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