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揭秘CIA女特工:真愛難求 家人難知死亡真相(圖)

時間:2012-05-20 09:29  來源:新京報

  1965年,CIA特工芭芭拉羅賓斯在越南西貢(胡志明市)遭遇炸彈襲擊身亡。芭芭拉生前和弟弟沃倫(黑白圖)。

  “女間諜大多是這樣的女性,她們或許讀過很多間諜傳奇小説,充滿浪漫幻想,從孩提就憧憬著成為其中一員;她們或許著迷於以不同身份、代號,穿梭于不同國家和場合,親歷各種重大歷史事件。她們的動機也許就是這麼簡單。”

  ——前特工林賽莫蘭在傳記中寫到,她也是這樣懷揣夢想加入中情局的。

  在許多人眼中,女間諜是被符號化的神秘和性感交際花,現實中,她們非但不能像007一樣瀟灑諜戰,在中情局這個男權世界中,作為女性的她們渴望愛情、追求自由生活的心因這份特殊職業而身不由己。

  “我想要不一樣的人生”

  在中情局(CIA)總部大廳的榮譽墻壁上鑲嵌著102顆星,每一顆星都代表一個為國殉職或失蹤的特工,他們中只有60多人可以從中情局的榮譽簿中找到,除此之外的人都屬於秘密特工,他們的名字將永遠被塵封。

  據《華盛頓郵報》5月7日報道,去年在這個大廳舉行的CIA已故工作人員追思會上,榮譽簿的名單中多了一個新的名字:芭芭拉羅賓斯。這個名字雖然無人知曉,但卻是不平凡的,她是CIA首位因公殉職的女特工,她是第一個將自己名字鑲嵌在榮譽墻上的女特工,她還是越戰中第一個為國捐軀的美國女性。

  和大多數那個年代的女孩一樣,在成為一名間諜之前,芭芭拉從來沒出過國。她出生在南達科他州,在科羅拉多州長大。父親從海軍退伍後成了一名屠夫,母親是普通的家庭主婦。1961年,高中畢業後她去了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文秘學院,兩年後她鬼使神差地進了CIA。並主動請纓去越南西貢。當芭芭拉的父親問21歲的女兒:“為什麼是越南?”答案簡單而清楚,“我想要不一樣的人生”。

  CIA的招聘是這樣對這些女孩説的,“想在你的職業生涯中有所作為嗎?請考慮在中情局的全球任職機會。我們尋找具有多樣化背景的人員來執行重要工作。”無論你的背景和專業如何,都會在這裡實現你的價值。而且這份工作極具挑戰,能影響外交政策,還可週游世界。這些原因都深深吸引著美國甚至全世界的事業型女性們。

  2008年,自由撰稿人、前CIA女特工林賽莫蘭曾將自己的5年CIA生活寫成書,講述了從哈佛大學畢業的她從小就有個間諜夢。她在書中寫道,中情局的考試挑戰人的各種道德底線,比如考官逼問她的性癖好,更讓她接受極度壓迫狀態下的測謊。儘管如此,在面對留學國外和中情局錄取通知書時,她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後者。

  浪跡情場真愛難求

  對於那些中情局女郎來説,事實並非像炫目的招聘廣告説的那樣。成為間諜的一刻,她們便要與前塵往事劃清界限,特別是真摯的愛情將成為她們最難以得到的事物。

  像許多女間諜一樣,芭芭拉也曾為一段不可能的愛情付出。在越南,芭芭拉的身份是高級社交俱樂部成員,逢場作戲週旋于CIA的官員和高級別的外交官之間。但芭芭拉卻不能自拔地愛上了21歲空軍士兵道約翰遜。特殊的身份使她對這段愛情躑躅猶豫,在越南的兩年,她給家人寫了30封信,與所有熱戀中的小姑娘一樣,她一邊在信中寫道,“他比我遇到的其他男孩都要讓我喜歡。”

  約翰遜也似乎為她癡迷,很快便求婚了。但芭芭拉擔心這一切只能留在西貢,回國以後一切都會不一樣了,所以她沒有答應。在她去世前的最後一封家信中寫道,“我實在無法確定這段感情,那就交給時間解決吧。”就在這封信寫完7天后,這段矛盾與掙扎的愛情永遠被封存在了越南。

  芭芭拉對愛情的躑躅猶豫,正是因為中情局有一條鐵的規則,這是一條不可越過的底線,即一切“感情”都是為了工作,都是假的,但仍有女間諜難逃重感情的天性。據一部關於卡斯特羅的紀錄片描述,被派去刺殺卡斯特羅的CIA間諜馬麗塔洛倫茨竟然愛上了卡斯特羅,而洛倫茨選擇了愛情而放棄了工作,她將毒藥扔進了廁所。

  女間諜對愛情的隱忍與犧牲並未得到社會應有的尊重。對於女間諜來説,裝作和高官搞曖昧,約會甚至發生關係這些都是逢場作戲,但卻被整個社會誤解。前CIA女間諜林賽莫蘭就因為極為厭倦生活和工作被混作一團而離開:“我在心底吶喊,我是政府官員不是風塵女子。”林賽的母親就曾親耳聽到鄰居議論自己的女兒是個高級妓女。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