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選舉將於本月4日舉行。多數輿論認為,由於其他總統候選人實力普遍較弱,普京勝出幾乎沒有懸念。但他能否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還存在不確定性。可以確信的是,不論選舉結果如何,穩定發展、拒絕社會動亂是多數俄羅斯人面向未來的選擇。
普京實力凸顯
去年11月27日,普京被統一俄羅斯黨(統俄黨)正式推選為總統候選人。他表示自己如在選舉中獲勝,將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國家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中去。然而,在12月初的國家杜馬(議會下院)選舉之後,俄國內爆發多次針對選舉結果的大規模抗議集會,普京順利贏得總統選舉似乎生出變數。
隨著總統選舉日期的臨近,普京掌控局勢的能力與決心也日益顯現。他通過發表系列競選文章闡釋未來執政理念、前往各地視察並與不同社會團體坦誠對話,使一度下滑的支援率逐漸回升。目前,全俄許多地方涌現的大規模“挺普”集會明顯壓倒了反對派的聲勢。
分析人士認為,雖然俄羅斯經濟、社會發展面臨不少難題,國內也確實存在一些不滿情緒,但是普京的政治基礎依舊雄厚。正是在普京倡導的治理模式下,俄羅斯內戰終止,經濟發展,生活水準提高,近十年經濟增長約1.4倍,退休金增長近2.3倍,貧困線以下人口減少過半。
此外,由普京擔任主席的統俄黨實力依然強大,影響遍佈全國,加上聯合了各種社團組織的全俄人民陣線助陣,使普京在總統選戰中擁有其他候選人無法企及的組織保障與動員能力。相比之下,俄反對派説得多做得少,民意基礎與社會支援度較弱,彼此間矛盾多難以聯合,不具備與普京抗衡的實力。
能否一輪決勝
根據俄羅斯法律,如果總統候選人在首輪投票中獲得超過50%的選票,他將直接當選。如果沒有人在第一輪獲得過半選票,得票最高的兩位候選人將參加第二輪投票。在第二輪投票中,得票多者當選。
由於普京最終獲勝幾無懸念,是否進入第二輪投票成為此次選舉的主要看點。俄國際政治鑒定研究所所長明琴科認為,反對派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並不指望能夠當選,而是意在通過競選爭取更多選票,以擴大各自黨派的影響力,為選舉後與當局“討價還價”增添籌碼。
俄法律禁止不同黨派候選人在選舉中結盟,但為了阻止普京在首輪投票中獲勝,素來立場迥異的幾位反對派候選人還是採取了一些共同行動。比如在競選活動中,他們多次舉行聯合媒體見面會批評當局,營造“反普”輿論;分別與民間組織“選民聯盟”簽署協議,就選舉監督加強合作;各候選人紛紛對媒體表示,要與普京在第二輪投票中“一決高下”。
列瓦達民意調查中心2月24日公佈的調查顯示,普京在選舉中的得票率可能達到63%至66%;有62%的被調查民眾認為,他將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普京的總統競選指揮部負責人戈沃魯欣此前也表示,普京一定會在第一輪投票中勝出。普京本人則在競選活動中表示,並不排除選舉進入第二輪投票的可能性。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在反對派多次大規模抗議集會的背景下,此次俄總統選舉的不確定性有所上升,普京能否在首輪投票勝出尚難定論。
民意穩中求進
近十年來,俄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明顯,但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如腐敗問題嚴重,官僚主義蔓延,貧富差距明顯,科教文衛事業撥款不足,工業生産設備陳舊,人才問題日益嚴峻等,這些現象引發部分民眾不滿。
俄政治與國家權力研究所所長維塔利 伊萬諾夫認為,幾乎每次俄總統選舉前後都會出現一些針對當局的反對聲音,這不足為奇。近期出現的抗議浪潮也同樣並非出於政治原因,而更多的是反映了人們改善自身經濟和社會處境等現實問題的願望。
從俄近期抗議集會的實際情況看,反對派及抗議民眾並未形成影響廣泛的政治訴求,抗議者本身也普遍表示反對所謂的革命,不希望國家陷入混亂。在多次集會中,人們表現平和,秩序良好,未發生明顯過激事件,這表明期望社會與政局穩定仍是俄羅斯民眾的主要情緒。
為緩和民眾的不滿情緒,也出於社會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俄當局已經發出了穩定前提下實施改革的信號,部分改革法案已經提交議會審議。普京也表示“願意與反對派對話”。
分析人士指出,從俄羅斯當前政治力量對比與民意來看,贏得總統選舉對普京來説並不困難,真正的挑戰在於選舉之後如何解決俄社會、經濟發展面臨的長期問題,在政治穩定的基礎上實現經濟現代化,提高不同階層人群對現狀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