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美國經濟轉型催生學費漲價風或致教育優勢不再

時間:2012-02-28 13:30  來源:法制日報

  高校漲價風打破“美國夢”

  最近幾個月,詹姆斯夫婦為了兒子上大學的事頭疼不已,他們聯繫了華盛頓周邊的多所大學,結果被每年4萬美元的高昂學費驚呆了。

  詹姆斯夫婦算了一筆賬,將兒子送進好一點的公立大學,基本上要搭上一個人全年的收入。無奈之下,詹姆斯夫婦最終將兒子送進了一所相對便宜的社區大學就讀。

  “過去25年,美國高校的學費將通脹因素考慮在內,幾乎增長了3倍。”傳統基金會“政策改革中心”主任斯圖爾特巴特勒在近期的《國家事務》雜誌上撰文指出,“過去10年,四年制公立大學的州內學費年均增長了5.6%,私立大學也平均增長了3%。即便是在失業率高企、經濟困境嚴重的2011年,公立大學的學費依然飆升了8.3%,私立大學的學費也增長了4.5%。”

  巴特勒稱,公立大學四年制本科教育對本州學生的收費平均達到17000美元,對外州學生則為29000美元,私立大學的平均收費為38000美元。在持續的漲價風面前,一些中産家庭為了將子女送進大學不得不“勒緊褲帶”,因為與25年來學費漲了3倍相比,“中産家庭的平均收入將通脹因素計算在內,僅僅上漲了10%”。

  高校漲價風使得一些美國青年無緣校園生活,他們很容易成為失業大軍的一員,而艱難完成學業的大學生,走出校門時很多都背負了纍纍債務。巴特勒尖銳地指出,很多人的“美國夢”因此被無情地打破。

  經濟轉型催生漲價風

  美國高校的持續漲價風原因何在?不少專家認為,其根源在於美國經濟結構的轉型。

  巴特勒指出,美國經濟的支撐已經由傳統的製造業,轉向喬布斯代表的蘋果等高科技經濟行業。過去,一個高中畢業生就能找到工作,逐步實現自己的“美國夢”,而現在的就業市場更多需要的是高學歷人才。

  這從一些高校對不同學歷的差別收費標準可見一斑。譬如喬治華盛頓大學對本科生的收費標準是2萬到2.2萬美元,而研究生的收費標準則是4.2萬到4.4萬美元。

  學歷高低在就業方面的差別十分明顯,高中程度文化的人被大學學歷者遠遠甩在身後。美國人口普查局的數據顯示,擁有大學文憑的人每年的收入平均比高中畢業者高出70%,比起上一代人,獲得大學文憑的人的收入整體上翻了1倍。即便是只讀了2年大學的“準學士”,平均年收入也比高中文化者多出29%。

  為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許多美國民眾都想方設法提升文化程度,包括重回大學就讀或者接受網上教育,各大高校也借勢不斷擴招。但高昂的學費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或者中途輟學。

  皮尤中心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經濟能力”是人們無法提升文化程度的主要因素,75%的成年人表示“負擔不起學費”。18歲到34歲的年輕受訪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他們沒能去上大學,是因為“需要養活家庭”。

  漲價使教育優勢不再

  美國的高等教育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準,但巴特勒指出,高校的漲價風使得美國的教育優勢不再,美國的大學生比率也逐漸下滑。當前在25歲至34歲的美國公民中,擁有“準學士”及以上學歷的人只有40.4%,排在世界第十二位。美國落在了加拿大、韓國、俄羅斯、日本和紐西蘭等國家之後。

  利益驅動下的高等教育,其效果也不盡人意。57%的受訪成年人表示,高等教育未能對人們創造財富提供“足夠的價值”。

  今年1月,奧巴馬總統在密歇根大學對師生發表演講説:“我希望美國成為一個強大、無畏和慷慨的國家,每個人都享有公平的機會,能夠各盡其責,遵守共同的規則。”

  專家指出,奧巴馬這番美好的憧憬在高校的漲價風面前變得虛無縹緲。在當前的美國社會,100名高中生中只有一半能夠畢業並進入大學,其中又只有30%能夠真正完成大學學業。當高等教育成為一種“奢侈品”,社會鴻溝就會加劇。調查表明,大學生中窮人家的孩子的畢業率遠低於富家子弟,來自美國最底層家庭的大學生的畢業率處於30年來的最低水準,最終獲得學位的不到10%。

  編者按

  世界經濟不景氣,歐美高校難逃衝擊。在又一個新學期開始之際,由於財政撥款和社會捐贈資金不斷減少,美英國家的大學紛紛採取漲學費和增加國際生源的方法自救,以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那麼,是何原因讓美英高校颳起漲價風,尤其是它對中國留學生影響如何?為此,本期海外調查特別關注美英學費漲價新浪潮。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