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美國公開的一些高技術武器,美軍真正視為核心機密的是C4ISR指揮、控制、通信、電腦、情報及監視與偵察系統。
不久前,美國公佈了新年度的軍費預算。根據計劃,美軍比上一年度削減了大約320億美元的軍費,並且在未來10年內,軍費開支將減少4870億美元。
軍費的增減走勢,對一個國家的軍力發展、運用,乃至國防戰略,都具有標誌性的意義。美國此番“大幅削減軍費”,代表著美國國防政策的什麼走向?對其他國家或者整個世界來説,究竟是福還是禍呢?
經濟低迷與政治需要:削減軍費勢在必行
從數額上來説,美軍的年度軍費預算確實削減了320億美元,從比例上來説,大概是削減了5%。
我認為有兩大因素決定了美國的軍費削減。
第一是經濟因素。現在美國國內的經濟低迷,高額赤字一直使美國處於債臺高築的狀態。而經濟低迷導致了國內的就業狀況不佳,美國民眾對此十分不滿。與此同時,直線上升的高額軍費就成了美國民眾指責政府亂花錢的重要內容。在這種情況下,美軍需要削減軍費。至少,從改善美國目前經濟狀態、削減赤字、改善債務的角度來看,削減軍費是很有必要的。因為美國軍費的數額,確實是太大了。
另一個因素是國內政治的需要。今年是美國的大選年。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共和黨還是民主黨,都需要給選民們一個説法。在此時削減軍費,在很大程度上會得到選民的認可,拉到不少選票。所以,從國內政治上來説,減軍費也是有必要的。
但是,單從需要上來説,無論是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這種需要都不是剛性的需要。因為美國的經濟還沒到拿不出這些錢的時候,而國內政治上的需求是階段性的,度過了這個階段之後,這個需要也不再是剛性需要。
美國軍事戰略逐漸轉型
在美國實際的新軍費預案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削減項目。這些削減項目恰恰體現了美國現在有可能對軍費實施削減,甚至更大幅度的削減都不成問題。
一方面,美國要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一旦撤軍,就可以省下來很大一筆錢。美國目前對國防政策和軍事戰略的轉型,從兵力投送為主轉移到火力投送為主;從前沿部署轉移到機動打擊,也可以使現實的消費下降。
另一方面,美國對它的戰略威懾能力有了新的評估和認識。美國在新的軍費削減計劃當中提到,要大幅度削減現有的核武器,這也可以省下一大筆錢。這些年,美國對一直作為終極戰略威懾力量的核武器有了重新的認識。美國希望減少中看不中用的核威懾力量,而大幅增加常規戰略威懾力量,裁掉這個中看不中用的“核”,本身可以省下一筆錢。而目前常規戰略威懾力量的技術還沒有成熟到可以馬上列裝的程度。這樣一來,裁核和常規戰略威懾力量之間會有一個時間差,而這個時間差就造成了現階段可以在這個項目上省下一筆錢。
另外,美國目前的武器裝備處於一個技術過度期。以冷戰時期為背景研發的大量武器裝備,有的已經大批列裝,現在用不到了就要裁撤;有的看來不太好用,也沒必要像原計劃那樣裝備這麼多。這都是省錢的事情。當然,美國的技術過度期的最終結果是要發展一系列適合未來作戰的武器裝備。而這些未來作戰的武器裝備,現在大都處在技術驗證的階段,沒有達到大規模生産列裝的高消費期。老的可以裁掉,可以省錢,新的還沒有到可以大批列裝的時候,需要大筆投入的可能性還沒有出現,在這個過渡期當中,當然就出現了減少軍費的可能。
非剛性的需求和實實在在的可能,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導致了美國軍費居然在十年連續上漲的背景下,出現了首次削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