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目前面對二戰之後最高的大選年失業人數,但據新加坡《聯合早報》9日發表分析文章稱,歷史顯示總統奧巴馬未必會因此無法蟬聯執政,因為即使失業人數和失業率還是很高,只要失業趨勢獲得改善,奧巴馬勝出的機會就很高。
目前的失業情況走勢對奧巴馬有利。投票日兩年前(即2010年10月)的失業率高達9.8%,投票日一年前(即2011年11月)已降到8.7%,12月再降到8.5%。到了今年11月選舉日,一般預料失業率還會再降。
即便如此,失業率仍處於經濟衰退的水準。共和黨總統選戰參選人、馬薩諸塞州前州長羅姆尼已將疲弱的經濟增長列為競選的主軸。
羅姆尼上星期五(6日)指責奧巴馬的政策“致使復蘇緩慢,為失業、或需要全職工作但只找到兼職工作的2400萬個美國人製造了痛苦”。
美聯社與GfK調查公司上月聯合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60%的美國成年人不滿意奧巴馬在經濟課題上的表現。
不過,奧巴馬可以借鑒前總統裏根的經驗。
1982年11月,美國經濟處於深度衰退的最後一個月,失業率維持在10.8%的高水準,是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最高的失業率。一年後,失業率降至8.5%。1984年11月,雖然失業率仍維持在相當高的7.2%,但已肯定會繼續下降。裏根在那一個月以59%的得票率取得壓倒性勝利。
皮尤研究中心總裁寇哈特説:“情況在改善中的感覺對人們來説是很重要的。”
除了裏根,尼克松也有類似的經驗;卡特和老布希則輸了給呈上升趨勢的失業率。
1970年11月,美國失業率達5.9%,兩年後降至5.3%,讓尼克松勝出。卡特執政時,失業率從1978年11月的5.9%,上升到1980年11月的7.5%,讓卡特尋求蟬聯失敗。老布希雖然贏得第一次波斯灣戰爭,但敗給了僅僅1.2個百分點的失業率上漲;失業率從1990年11月的6.2%,上升至1992年11月的7.4%。
奧巴馬就任總統9個月後,失業率于2009年10月在10.0%的水準觸頂,之後維持在9.0%以上長達21個月。如今,失業率已連續4個月下降,而且就業市場去年新增了160萬份就業機會,是自2006年以來最多的一年。
共和黨策略家蓋倫認為,重要的是今夏的經濟情況,到時還沒投票意向的選民將會做出決定。“人們在8月時的觀感將會左右他們的選票。”
不過,除了失業情況,奧巴馬的阿富汗或中東外交政策成敗,以及潛在共和黨對手的強弱,都有可能左右奧巴馬尋求蟬聯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