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外媒:警惕美國利用剩餘軍火拉攏中亞國家

時間:2012-01-04 13:11  來源:北京日報

美軍撤離伊拉克時遺留的大量軍用物資

阿富汗國民安全部隊開展軍事訓練

  據俄《觀點報》日前披露,美國計劃在2014年從阿富汗撤軍後,將大量留在阿富汗的武器直接送給周邊中亞國家,進而換取在當地建立軍事落腳點。鋻於美國從伊拉克撤軍時就這樣幹過,俄對此保持高度警惕,嚴防美軍借“送槍”再耍花招。

  送武器換“友誼”

  “結束一場戰爭遠比打響一場戰爭更難。”這是美國軍官常説的一句話。就阿富汗形勢而言,儘管美國及北約安全部隊已在過去幾個月裏連續重創塔利 班,可撤軍計劃的時間底線無法更改,而且官兵思鄉心切,誰也不願意在快回家時送命,避戰情緒高漲,美國只能指望阿富汗政府軍能夠擔當更多的防務,並尋求周 邊懼怕塔利班崛起的中亞國家也能幫襯一把。

  美國有求於人,“自然也要有點花費”,最直接的投資便是美軍不想帶走的大批武器裝備。據報道,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在過去10年裏,把40%以 上的地面裝備投入到阿富汗、伊拉克前線,每年有價值170億美元的裝備僅有一些瑕疵就被拋棄,如今美軍正加快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離,這些“修修就能用”的 物資乃至根本沒開封的裝備,都成了美國人可以送禮的東西,以換取所謂的“友誼”。

  俄《觀點報》聲稱,美國正與烏茲別克、哈薩克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商討借道撤軍事宜,希望這些中亞國家能“開放”空中及陸路走廊方便美 軍撤離,同時還希望在這些國家中選擇合適地點建設類似物資補給站等“軟性軍事基地”。為此,美國就拿留在阿富汗的大批武器和軍需物資來討上述中亞國家歡 心。

  有報道稱,目前在阿富汗各地,已出現規模龐大的美式裝備黑市,大量從美國軍營流出的軍品被當做與牛羊無異的普通商品進行交易。熟悉美軍後勤流程 的人士介紹,美軍確實有“武器運回去比買新的還貴”的説法,這主要是針對那些低價值的武器裝備,如單兵輕武器、陸軍運輸車輛、海軍登陸艇等,它們在美軍武 器序列中算不上高精尖武器,可以轉讓給第三國。

  更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武器回家的方式無非是海運和空運兩種,高昂的空運價格自不必提,即便是相對便宜的海運方式,也讓許多常規武器回國變成“得 不償失”。而且,運回來的武器不光要重新保養一次,還要興建更多的倉庫,成立新的保管和護衛編制,在精打細算的五角大樓官員看來,無疑都是冤枉錢。因此, “送武器,換友誼”就成為美軍屢次撤離戰區的“必演劇目”。

  借機在中亞打“楔子”

  有分析人士稱,美國送武器給烏茲別克、哈薩克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等國,絕非為美軍提供通道那麼簡單,還有更深遠的戰略考慮——如果美國借鞏固軍事補給站和撤軍通道為由,把上合組織最年輕的成員,同時也是中亞最有“領袖雄心”的烏茲別克拉攏到自己一邊,等於在中國的中亞能源戰略通道上打下一枚楔子,而俄羅斯的戰略“後院”也將隨著美國深度介入而丟失。

  在巴基斯坦與美國鬧僵後,借道巴基斯坦的駐阿富汗北約軍隊後勤補給線被切斷。美國經過努力,已在中亞開闢了兩條“北方補給線”,一是從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經俄羅斯、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到達阿富汗;二是從喬治亞波季港,經黑海到達亞塞拜然首都巴庫,然後經裏海到達烏茲別克,再通過塔什幹-鐵爾梅茲鐵路抵達阿北部的海拉頓。這兩條補給線的物資運輸量已佔駐阿美軍運輸總量的40%。據香港《亞洲時報》報道,為保證駐阿美軍後勤暢通,奧巴馬政府正與國會溝通,試圖儘快解除自2005年起對烏茲別克實施的制裁,以期博得對方的好感。

  俄媒體稱,烏茲別克雖然在國土面積上與北鄰的哈薩克無法相比,但其2860萬的人口雄居中亞第一。除了人口優勢,烏國內還富有“四金”,即黃金、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和白金(棉花)。而且從歷史上看,烏茲別克一直是稱霸中亞乃至歐亞大陸的“龍興之地”,上至總統下至百姓,都有一種“不甘居人下”的願望。

  美國似乎“樂見”烏茲別克“完成宏願”。報道稱,美國打算將凍結的8億美元對巴基斯坦軍援中的一部分轉撥烏茲別克,還暗中鼓勵烏方與俄羅斯“叫板”。

  《亞洲時報》認為,美國刻意培養烏總統卡裏莫夫的“中亞可汗”情懷,這恐會加劇上合組織內部的矛盾。俄中都希望通過經濟合作及共同打擊“三股勢力”等手段加強本地區成員國的關係,但美國偏要通過烏茲別克給上合組織“摻沙子”。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