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歐債危機持續發酵 英美兩國表現耐人尋味

時間:2011-12-15 10:1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英國:從半推半就到被孤立

  本週各大媒體的報道中,“英國首相卡梅倫”無疑是關鍵詞之一。歐盟上週五舉行峰會,對修改歐盟條約舉行投票。會上只有英國説“不”,導致協議未能通過。“我做出的選擇符合英國利益。”卡梅倫説,締結條約就無法保障英國的金融服務業,而這對英國經濟而言至關重要。

  卡梅倫的否決在英國國內引起了不小的震蕩。一方面是歐元懷疑論者的支援。有民調顯示,高達62%的受訪者支援卡梅倫的做法。另一方面則是親歐洲的自由民主黨人士的強烈譴責。卡梅倫的副手克萊格公開表達了自己的“極度失望”之情:“我認為在歐洲遭到孤立、以1國對26國,恐將不利於就業、經濟成長以及英國數千萬民眾的生計。”

  法國總統薩科齊也公開表示了他對英國的不滿,他稱,現在有“兩個歐洲”:一個“歐洲”希望歐盟成員國與制度更加協調,另一個(指英國)則固執于單一市場的規則。

  一直以來,對於歐洲大陸的事務,英國一向有“光榮獨立”的傳統。即便是歐洲一體化的浪潮中,英國也保持了加入歐盟不加入歐元區的“半推半就”的姿態。此次歐債危機中,歐元的根源性矛盾暴露無疑。上週末的歐盟峰會開始著手處理這個問題。分析指出,此次由法德主導的對歐盟條約的修改意味著成員國要讓渡一部分主權,逐步走向更加緊密的整體。而一向與法德關係微妙的英國面對這樣的形勢,出現猶豫並不令人驚訝。

  美國:暗示明示施加壓力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沒閒著。

  上週末歐盟峰會上,26比1的投票結果顯示歐盟向財政一體化穩步邁進,建立一個更深層聯盟的過程已經開始。有人稱之為德國總理默克爾的勝利,因為她正在將德國的財政紀律應用於整個歐洲。令人有些驚訝的是,美國總統奧巴馬卻對德國提出的解決方案發出嚴厲警告。分析指出,雙方爭論的核心是政府應該在多大程度上向市場力量屈服。奧巴馬認為保持市場穩定和投資者的信心是政府的首要目標,是實現公開政策重大變革的先決條件。默克爾則對金融業持極其懷疑的態度,認為出現真正的變革是不可能的,除非放貸者和借貸者為他們的錯誤付出高昂的代價。

  事實上,美國一直對歐債危機緊密關注著。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和美國的機構組織從各個方面向歐元區領導人施壓。評級機構標普將15個歐元區國家列為調降觀察名單,財長蓋特納和國務卿希拉裏頻繁到訪歐洲,無不顯示出美國的緊張。

  “我到歐洲是為了強調,歐洲的成功對美國乃至全球經濟整體是如何重要。”蓋特納説的是心裏話。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美國民眾就要再次走進投票站,選出心目中的下一任總統。目前正是拉票的黃金時期。眾所週知,經濟形勢是奧巴馬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惡化,美國經濟必定受到極大負面影響,奧巴馬的連任之路就會更為坎坷。所以,不難理解美國為何頻頻發表意見。

  利益:把各國緊密聯繫

  無論是英國在歐盟的“被孤立”,還是美國對歐債危機的緊張不安,其背後無非是各自的利益。在這個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之間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沒有誰可以在危機中全身而退。

  雖然不甘心加入法德引導的改革中,但是英國卻沒有退出歐盟的想法。事實上,英國同歐盟國家的貿易額佔其貿易總量50%以上。“歐盟會籍對我們國家利益至為重要。”卡梅倫説,“我們是一個貿易國家,我們需要這個單一市場來進行貿易、投資及取得就業機會。”另一方面,歐盟也不會輕易放棄英國。即便是拒絕與卡梅倫握手,薩科齊依然稱讚卡梅倫在利比亞問題上“勇氣可嘉”,並恪守與英國在核能與共同防衛方面的承諾。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將在定於本月公佈的最新舉債展望報告中警告,歐債危機明年或加劇。英美可以繼續折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挺過這次危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