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標準普爾、穆迪三大評級機構去年12月先後調低希臘主權信用等級引發歐洲債務問題,至今已有半年。
希臘作為此次危機的“罪魁禍首”,雖然多次表示將大力削減財政赤字,降低債務水準,但歐盟統計局4月下旬公佈的數據顯示,希臘財政狀況卻在繼續惡化,2009年財政赤字佔GDP的比例高達13.6%,高於此前預計的12.7%。由於希臘近年來多次瞞報經濟數據,外界認為真實數字可能更高。
同時,希臘的歐洲夥伴在關鍵時刻也沒能給自己所需的支援,一方面愛爾蘭、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等國也面臨類似困境,自身難保;另一方面,歐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德國對援助希臘態度冷漠。所以,希臘債務問題爆發以來,雖然關於救助的討論轟轟烈烈,但卻沒能找到有效辦法,歐洲多國信用評級不斷遭下調,融資成本持續上升,一些國家的債務風險甚至超過了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巴基斯坦。
4月11日,歐元區國家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達成總額450億歐元的援助方案,但遭市場冷遇。5月2日,歐元區與IMF又達成總額1100億歐元的援助計劃,仍然未能打消市場疑慮。5月10日,歐洲終於痛下決心,出臺總額達7500億歐元的救助機制,為歐洲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救援行動,市場大為震撼,當日德國、英國股市升幅超過3%,葡萄牙股市則大漲7.8%,亞洲和拉美股市也紛紛上揚,國際油價在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後也出現反彈。但隨後幾天,歐洲股市趨於平穩,歐元匯率出現下跌,這一定程度上顯示出,就此斷定歐洲走出債務危機還為時尚早。
從數目上看,7500億歐元可謂規模巨大,來源由歐元區國家、歐盟和IMF三大部分構成,但仔細分析,其中還有很多不確定性。首先,7500億歐元資金中有4400億由歐元區國家承擔,但歐元區16國如何分擔沒有明確界定,將來各國之間有可能還會出現分歧。而且,4400億歐元不是個小數目,目前歐元區所有國家沒有一個財政是盈餘的,平均財政赤字佔GDP水準達6.3%,是《穩定與增長公約》3%上限的兩倍。此前1100億歐元的救援計劃中,歐元區要承擔800億已經很為難了。這筆4400億歐元鉅額資金如何落實讓人不得不擔心。其次,援助機制中有600億歐元由歐盟承擔,但歐盟對此爭議頗大,一些非歐元區國家對於幫助歐元區國家並不熱心,英國大選剛剛結束,新上臺的保守黨傳統上親美疏歐,再加上民眾強烈反對,很有可能“不出一分錢”。再有,歐元區國家雖然表示IMF將承擔2500億歐元,但這似乎是歐洲人“一廂情願”,IMF第一副總裁利普斯基近期表示,援助尚有前提條件,且未承諾具體數額,歐洲想要拿到這筆錢並不容易。
從運作機制上看,這一計劃有多處“違規”,能否長期運轉還有疑問。為敦促歐元區成員國遵守財政紀律,《馬約》的“不救助”條款規定,一國陷入債務危機,其他國家不得救助。而此計劃與“不救助”條款相悖。此外,鋻於希臘主權信用評級已降至“垃圾級”,歐洲央行按規定已不能向其融資。而歐洲央行近期宣佈將購買希臘國債,明顯是“違規行為”。
還有一點,也是更為重要的,投機資本仍可能興風作浪。近期歐洲債務問題持續惡化,一個重要原因是對衝基金等國際資本大舉做空歐元。有評論甚至認為,評級機構近期連續下調歐洲多國信用評級,是國際資本幕後操縱的結果。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德國總理默克爾等公開指責國際炒家“放大危機”。此番鉅額援助機制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震懾”投機行為、穩定金融市場。但5月10日歐洲宣佈鉅額援助機制後,市場利空氣氛並未消除:11日,穆迪暗示將進一步下調希臘、葡萄牙的信用評級;12日,“投資大師”羅傑斯表示,歐洲“大花他們沒有的錢”,是對歐元的“致命一擊”。如投機資本“捲土重來”,將再次打擊歐洲。
綜觀之,目前的救助機制僅是救急的“治標方案”,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問題,甚至可能給未來埋下更大危機的隱患。IMF歐洲部門負責人馬雷克貝爾卡認為,鉅額援助機制只能暫時安撫市場,並非“長遠之計”。此次危機充分暴露歐洲的制度弊端,要化解債務難題,改革勢在必行。5月12日,歐盟委員會推出改革計劃,核心內容有:第一,強化財政紀律,確保成員國遵守《穩定與增長公約》,不達標國家將堅決予以懲罰;第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縮小成員國間經濟差距;第三,建立長效危機應對機制,在成員國陷入困境時及時提供援助。目前看,歐洲雖已為擺脫債務難題找到“藥方”,希臘、西班牙等國也宣佈將採取行動緊縮財政,但歐盟在內部離心傾向明顯、復蘇基礎脆弱的情況下,要實現上述目標並非易事。歐元區“單一貨幣、不同財政”的局面近期也無法改變,歐洲改革將“痛苦而漫長”。
在歐洲債務問題短期內得不到根本解決的情況下,歐洲的債務弱點將持續暴露在國際金融市場當中,成為一個可能隨時引爆的“定時炸彈”,未來資本流動異常可能性增大,並加劇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如果資金大規模流出歐元區,還可能助長新興經濟國家的資産和價格泡沫,給其他市場埋下不穩定因素。歐盟是中國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和出口市場,歐洲經濟的持續低迷和歐元疲軟將會抑制中國出口,增加中國啟動內需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