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摩根士丹利公司亞洲區主席斯蒂芬 羅奇
美國摩根士丹利公司亞洲區主席斯蒂芬 羅奇近日撰文説,美國在全球經濟失衡問題上“敲打中國”是一種虛偽之舉,因為美國自身也應對這一問題負責,而且中國願意採取措施調整自身經濟結構,併為實現全球經濟再平衡作出自身貢獻。
文章説,由於失業率居高不下,加上今年年底將舉行國會中期選舉,美國國內“敲打中國”之風可能變本加厲,但這卻是一種虛偽之舉。2001年至2008年間,美國經常項目逆差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平均達負5%,明顯是造成全球經濟失衡的重要一方。單純指責中國是全球經濟再平衡主要“絆腳石”的説法站不住腳。
文章説,後危機時代全球經濟再平衡離不開中美共同努力,但中國實現經濟再平衡的前景比美國樂觀。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提高儲蓄率和平衡國際收支的前景仍然堪憂。美國國內儲蓄嚴重不足,經濟發展依賴外國資金,不得不保持高額經常項目逆差以吸引外資流入。此外,美國還面臨數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有理由相信中國將採取措施推動經濟結構再平衡。國際金融危機促使中國調整經濟增長模式,中國經濟增長將由依賴國外市場更多轉向依賴國內市場。中國自主促進經濟再平衡,對於世界意義重大。
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文章認為,在過去20年中,借助調整貨幣匯率以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的效果並不好。上世紀80年代,“廣場協議”導致日元大幅升值,造成日本流動性氾濫和資産泡沫膨脹,日本經濟至今沒有恢復過來。調整貨幣匯率對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的作用有限,經濟結構性調整對重新平衡全球經濟的作用遠大於調整貨幣匯率。
文章指出,各國都應為實現全球經濟平衡增長作出自身貢獻。在中國已著手進行經濟再平衡之際,企圖強迫中國採取適得其反的措施顯然愚蠢之至。美國等西方國家需要“好好照照鏡子”,正視自身的經濟失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