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新聞 | 大陸之聲 | 本網快訊 | 大陸縱覽 | 臺灣 | 大陸 | 兩岸 | 新聞發佈會 | 港澳僑 | 國際 | 海外看中國 | 中外交往 | 七日回顧 | 體育 | 娛樂

美國專家:奧巴馬對華政策沒有“備用選項”

時間:2009-11-11 11: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美專家:奧巴馬對華政策沒有“備用選項”

  ——專訪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弗吉尼亞大學教授何漢理

  在弗吉尼亞大學校內一座古樸的小樓裏,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何漢理(英文名:哈裏哈丁)由“脆弱”一詞開頭,與記者談起了中美關係。1992年,作為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的特別國家安全顧問,何漢理在其《脆弱的關係:1972年以來的美中關係》一書中概括了20多年間的中美關係:不斷遭受重大事件的打擊,關係“脆弱”。此書對中美關係的精妙概括,當時曾在中、美外交界和學術界引起很大轟動。

  如今,中美關係又走過了17年,迎來了建交30週年。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啟程其首次訪華之旅。一直密切關注中美關係進程的這位著名學者兼前政府官員,現在又將如何概括當前的中美關係?

  有“共同利益”中美關係不再“脆弱”

  “當前的中美關係不再‘脆弱’!”專訪一開始,何漢理就亮明瞭觀點。

  這並不意味著他1992年的那本書過時了。書中的大部分亮點今天看來仍然是閃光的。例如,他在書中建議中美要加強合作來應對全球性挑戰——包括“核擴散”、“氣候變化”(當時他的提法是“環境問題”)等。17年後的今天,奧巴馬政府正在外交實踐中扎紮實實地採納著這些建議。

  “有回復力(Resilient)”,是他對中美關係的最新概括。這一概括基於中美“非同往昔”的“共同利益”。

  何漢理認為,這突出體現在幾個方面。

  首先是中、美兩國在經貿領域的相互依存度已經非常之高。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等一系列危機的軌跡中可以看出,中、美雙方的利益滲透已深化到了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步。“17年前還看不到這些……直到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及其後中國進一步的改革開放,”不僅中美雙邊貿易額巨幅增長,雙邊投資也在迅速拉升。當然,還有就是中國持有鉅額美國債券。

  其次,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而且中國融入世界的進程在不斷加快,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利益也不斷在擴大。他説:“從根本上講,中、美都希望自己利益所及的世界各地都保持穩定和繁榮。如在朝鮮、中東、南亞等地區的穩定上,中、美有著共同的利益。”

  第三,中、美的“共同利益”在應對全球性挑戰上得到了拓展,如在奧巴馬所強調的防核擴散、應對氣候變化以及反恐等問題上。

  最後,中、美互動極具活力。兩國首腦不僅展開直接會晤,而且還建立了首腦熱線。兩國政府間的溝通渠道也越來越機制化——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今年7月兩國間啟動的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與此同時,雙方民間交流也越來越廣泛。何漢理説:“我的兒子就住在中國。像這樣在對方的社會中學習、工作、生活的中國人或美國人,現在多得難以計數。”

  應防範“三大潛在突變危險”

  何漢理強調,中、美有著越來越廣泛的共同利益,並不意味著雙方之間的分歧因此消除。比如,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雙方都認為對方的承諾不夠真誠。“有些時候中、美的目標相同,但實施戰略不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在對違反人權及核擴散國家的制裁問題上。”另外,在政府間“機制化”的交流中,兩國軍方的交流遠遠滯後,“這是非常危險的”。

  他認為,研究一對雙邊關係,既要考察這對關係的“回復力”有多強,還要考察“大突變”(shocks)對雙邊關係的衝擊。即使現在中-美關係已經很穩定了,但在大的“突變”面前仍會顯得脆弱。

  在他看來,中、美之間應該防範“三大潛在突變危險”。當然,這三大突變在目前來看“發生的可能性極小”。

  最重要的“突變”危險是臺海問題。

  這一直是中、美關係中的一個核心問題。這一問題若出現惡化,會導致中、美之間的直接軍事對抗。“過去是這樣,現在仍然是這樣——儘管馬英九上臺後,臺海局勢出現了緩和。”

  第二大“突變”危險是“朝鮮問題”。

  “如果朝鮮半島發生大規模政治動蕩或軍事衝突,相關一些國家將考慮武力介入,以穩定局勢。屆時,如果各方沒有適當的溝通和協調,局勢將會極端險惡。”

  第三大“突變”危險是“如果中國國內再次出現社會政治大動蕩……”

  除了這3種發生可能性極小的“突變”危險外,還有一種“更現實的危險”。那就是中-美關係由“穩定和積極”逐步變為“不穩定和消極”。這種逐步變化的成因可能是中、美之間分歧和誤解不斷發展造成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奧巴馬對華政策沒有“備用選項”

  身為民主黨的元老級專家,如何評價目前的奧巴馬對華政策呢?

  何漢理認為,奧巴馬總統基本體現了小布希政府對華政策的連續性,加強與中國進行溝通和合作。在兩國的“機制性”交流方面,奧巴馬政府與中國政府啟動了“戰略與經濟對話”,並予以高度重視。

  何漢理指出,雖然兩國對對方的批評一直不斷,但對於美國來説,除了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夯實“共同利益”基礎外,沒有“備用選項”。

  他透露説,奧巴馬上臺伊始曾專門講過:“我們要對那麼多的對外政策進行修正,但有一個主要政策我們不能變——那就是對華政策。”

  何漢理認為,奧巴馬講這番話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此前的美國對華政策“行之有效”。這也是為什麼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過程中,沒有一位進入最後階段的候選人對此政策提出激烈批評或提出要“另起爐灶”。而那些批評中美貿易,或以中國為藉口企圖高舉貿易保護主義旗幟的候選人,都早早地被淘汰了。

  如果説奧巴馬與小布希在對華政策上有“重大”差別,那就是奧巴馬把共同應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性問題放在了中美關係議事日程的前列。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