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七圓 賞月容易拍月難

2017年10月04日 09:56:1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中秋月 摘下面紗依然美(人文中國)

  編者按:賞月是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但“賞月”的方法,各有不同。借助望遠鏡等儀器,可以讓遙遠的月亮近在眼前;走進博物館,可以重溫穿越時光的月色……

  “你知道嗎,今年的中秋,是十五的月亮十七圓,不是十六圓哦。”

  正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攻讀碩士的何堅承,一上來就給記者拋出了一顆“彩蛋”。

  今年賞月更容易

  看著記者不解的眼神,這位典型的理科男生扶扶眼鏡,繼續解釋道,由於閏六月的緣故,今年的中秋節比往年來得稍微晚了一點。根據天文日曆,滿月時分是在10月6日淩晨2時40分,這就出現了 “十五的月亮十七圓”的奇特現象。“雖然今年中秋節當天的月亮不是特別圓,但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就是月亮升起來的時間比較早,晚上八九點的時候就會在東南方向高高升起,中秋賞月也更容易。”

  由於家鄉氣候條件不錯,加上從小就喜歡閱讀有關天文的科普讀物,來自廣東佛山的何堅承自小就喜愛仰望星空。而真正開始留意月亮,是在他小學六年級的中秋節,一家人聚在樓頂賞月。一開始,月亮低垂在東南邊的天空上,看起來很大,隨著慢慢升起來,月亮竟越變越“小”了。這一奇特現象,令何堅承久久難忘。回家後,他上網仔細查閱了資料,卻沒有得到比較好的解釋,反而找到了很多與月亮有關的知識,其中月相的神奇變化令他著迷,從此在幼小的心靈裏紮下了根。

  在何堅承看來,人們喜歡觀月,可以有很多理由。或是因為浪漫,或是嚮往神秘,或是感嘆宇宙無窮的哲思,或是立志投身科學研究……民間愛好者也有深有淺,有只會辨識個別星座的“菜鳥選手”,也有精通分析計算的“天文大神”;有只會感嘆月亮好圓的學姐學妹,也有能夠“捕捉”天文奇觀的攝影男神。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隨著月亮每天在天空中移動,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形狀也在不斷變化,這一月亮位相的變化就是月相。自古以來,觀測月相可謂是人類堅持得最久的事,甚至被視作人類科學的起源。月亮的陰晴圓缺引得古人或顧影自憐,或心生敬畏,在人類文明的演進史中,月亮也從未“缺席”。有意思的是,到了現代,借助天文望遠鏡,人們發現月亮無論運轉到什麼位置,都是“同一張臉”對著地球,面積恒定為月球表面的59%。

  “這個現象的確有趣,説起來倒也不複雜。因為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同時也在自轉。兩個旋轉週期恰巧相同,同為27.3天,並且方向相同,所以我們看到的月亮總是一面朝向地球。” 何堅承解釋起來輕車熟路,這個答案他已不知向觀月“小白”們重復過多少次了。

  賞月容易拍月難

  他也坦承,天文愛好本就小眾,月相更是民間愛好者觀測天文的一小部分。但觀月可謂是觀測天文最基本的“啟蒙動作”,簡單到只要抬頭仰望即可。當然,賞月容易拍月難。何堅承的經驗是,中秋時節,秋高氣爽,正是拍月亮的好季節。

  ●拍攝的時候,要選擇好場地,最好能找一些標誌性建築,當月亮在建築旁若隱若現時,從低處仰拍,也許就能拍到意想不到的驚喜。

  ●如果想要拍出“人在月中游”,那就需要用到天文知識了,要提前預測月亮升起的角度方位,計算人、月亮、相機的距離。但這樣的機會也是可遇不可求。

  何堅承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觀月,是大二的中秋那天。當時,何堅承在川大就讀,校天文協會組織了一次“路邊天文”賞月活動。適逢佳節,大家早早把天文望遠鏡支起來靜候明月,誰知當天月亮比較“害羞”,搔首踟躕,在雲霧中若隱若現。看著大家或是焦急、或是失望的眼神,何堅承靈機一動,提議既然觀測條件不好,不如先聊聊和月亮有關的故事,説不定待會兒夜就晴了。沒想到一呼百應,大家馬上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從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到希臘神話月亮女神,一個個神話傳説波瀾起伏,讓大家如癡如醉,許多路過的同學也圍了過來,席地而坐。晚上10點多,一輪滿月終於從雲霧中“走”了出來。也不知道是誰先發現,一聲尖叫,協會器械部的同學趕緊衝上前去,把天文望遠鏡瞄準月亮。好事多磨,大家的等待終究沒有白費。

  “正是這一次觀月,讓我知道很多同學是第一次用望遠鏡看到月亮。大家紛紛驚訝,肉眼看起來平白光滑的月球表面,居然有那麼多凹凸不平的環形山,甚至還有同學笑稱還是距離産生美啊。”何堅承介紹,由於地形原因,成都常年多雲,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説不啻觀天望月的“重災區”。本科時,剛到四川的他,一開始有些低落。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很快便在這裡找到了“組織”——天文協會。這看似小眾的愛好,在四川大學的校園裏,依然有一群大學生愛好者們在執著守護。與協會裏的小夥伴們一起,何堅承觀月望星的愛好一直貫穿了整個大學四年的求學之路。

  萬家燈火映明月,明月返送萬家燈。無論月圓,還是月缺,月亮都只讓地球上的人們看到它美麗皎潔的一面。月光猶如溫柔的母性力量,安撫著許多像何堅承這樣外出求學遊子們的心靈。記者 宋豪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