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北京:打破藩籬讓優質教育資源“動起來”

2017年09月11日 09:23:0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北京9月10日電(記者趙琬微)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與隔壁的二龍路中學曾經是兩所獨立的學校。如今,來自兩所學校的學生在同一個課堂裏上課,統一編班教學。

  十八大以來,首都教育系統從優化供給結構發力,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教育資源配置在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的縮小與彌合上發生了明顯變化。

  “考卷一起出,上課一起上。”西城區二龍路中學語文教師楊艷芬説,學校納入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後,兩校實施“一體化”教育教學管理,學校100多名教師都被整合入實驗中學的教研組。

  家長郭藝告訴記者,以前最怕的就是名校“掛牌”後不負責任,看到孩子們都在一個課堂上讀書,對學校合併相信了。家長最看中的不是名校的“牌子”,而是教育資源的“裏子”。

  讓優質的教育資源“動起來”,一直是百姓心中的期盼。近年來,北京基礎教育領域通過一系列的改革舉措,打破學校、學段的邊界,對優質教育資源深度重組。

  從去年起,北京市教委每年給各區投入4400萬元的市級引導性經費支援,鼓勵區域開展集團化辦學、學區制改革和九年一貫制辦學的實踐探索。

  截至2017年4月,北京共有中小學教育集團158個。北京市有超過80%的中小學參與了教改項目,通過縱向貫通、橫向聯手等方法,實現了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重組。

  “我們提出讓‘小屁股坐在同一個板凳上’的目標,實現軟硬體優質資源‘大通道’,這才是真正的共用優質資源。”北京東城區教委有關負責人説。

  通過對優質教育資源進行品質、分配的雙重提升,從根本上緩解了群眾“擇校”的驅動力。自2014年啟動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以來,北京就近入學率不斷提高。2016年小學、初中就近入學比例分別達到94.5%、90.68%,創下歷史新高。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説,教育涉及千家萬戶,要堅持教育改革的人民立場,聚焦人民群眾的實際獲得,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廣大群眾。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