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學校組織海外遊學利益鏈:老師費用攤在學生報價中

2017年08月14日 09:15:16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今年的大賽分幼兒組、低齡少兒組和少兒組三個組別進行,很多小參賽者年僅4歲。

  對此,愛貝國際少兒英語總部學術教研總監吳瑕表示,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在孩子5歲之前就開始讓他們學習第二語言,幼兒學習英語也呈現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並且越發達的城市,孩子開始學習英語的年齡越早。“目前,有63%以上的家長選擇讓孩子在英語培訓機構學習,其中孩子年齡處於3-7歲階段的家長選擇培訓機構的比例最高。家長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是他們這麼做的主因。”吳瑕説。

  專家:家長應理性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指出,“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點出了出境遊學的好處,商家則看中“行萬里路”的商機;遊學的報價普遍比普通旅行團高出很多,利潤空間不小,“以公司報價5萬元的英國項目為例,組織方每一單可獲利約1萬元。”

  同時,海外遊學低齡化趨勢也引發不少專家學者擔憂。廣西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新聞傳播學院社會學博士黃達安表示,遊學一般歷時一個月,效果才會比較明顯。現在遊學項目承接者不少是仲介,服務水準參差不齊,部分遊學團“遊”多“學”少,加上不少孩子的外語水準和交流能力還不夠,讓遊學大多流於形式。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遊學項目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如何通過遊學幫助孩子塑造獨立的個性、提高其開展社交及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少專家表示,對於大多數家庭而言,海外遊學不是必須消費,家長不要被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的宣傳所蒙蔽,量力而行,切勿盲目跟風或攀比。

  近年來,海外遊學期間出現安全事故的報道不時見諸媒體。專家表示,低齡學生海外遊學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家長讓孩子參加遊學團前,應仔細考量。低齡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較弱,容易出現諸如交通事故、走失、意外傷害等安全風險,須格外小心。

  專家建議,家長在選擇遊學機構前,應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適應調整能力、溝通表達能力等因素進行整體評估,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愛好,並與孩子充分溝通獲得他們對遊學的認可,這樣的遊學才有可能獲得預期收效。如果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較差、人際交往經驗不足,或年齡太小,家長就應慎重考慮。

 來源: 新華社  2017-08-14 08:57:15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