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報記者梳理髮現,學校牽頭組織的這些以暑假遊學項目為名的項目價格一般在3-4萬之間,時間在10-15天之間。北青報記者查詢了同時段、同時長且行程類似的普通旅行社報價,發現這些遊學項目報價要高出不少。如某中學組織的14日美國東海岸高校遊學項目,花費是32800元人民幣,而普通旅行社報價則多維持在兩萬出頭,中間差出了一萬元人民幣。
這多出的一萬多元,則以遊學機構打出的五花八門的主題遊學形式出現,北青報記者發現,美國東海岸高校遊學項目中,同樣包含常規旅遊路線,包括參觀自由女神、白宮、第五大道、紐約時代廣場等景點,一般上午去名校進行學術交流、邀請校友座談等,下午則安排去這些景點。
為了能夠吸引和説服更多家長為孩子“掏腰包”報名,以戲劇、NASA航太、藝術、體育、航海等為噱頭。而有的遊學機構打出如與美國航太局NASA合辦的14天航太主題遊學夏令營,費用更是達到了4萬元/人,具體項目聽起來也十分誘人:全英文封閉式太空營、航空營訓練,月球漫步、超重力體驗,甚至還有為中國學生定制的訓練教材,並聲稱均按照美國教育標準設計。但同樣,這些航太主題相關的活動也只佔到了總行程的三分之一時間,剩下的行程與普通美國旅行團並無明顯差別,包含奧特萊斯購物和景點參觀。
調查
以“人頭”7%向學校返點 一個學生返三四千是行規
若以“海外遊學合作”為關鍵詞搜索,發現有不少遊學機構正在尋求生源合作,這種以學校為主辦載體、由仲介機構組織承辦夏令營的相關活動成為目前市場上最常見的一種夏令營行銷模式。此前北京某重點中學高二學生小成(化名)就曾向北青報記者反映,這種行銷模式下學校與仲介遊學機構存在一定利益關係。
為了核實情況,北青報記者假借某學校教務處老師的身份,撥通了一家名為“青青部落”的遊學機構的合作電話。“我們和學校的合作模式按人頭算,每拉來一個學生之後,學校能得到的提成通常在5%-7%之間”,隨後該名工作人員還強調,提成比例區間和學生報名數量有關,報名數量多、規模大的學校提成比例就高。學校提供生源、遊學機構給一定比例提成也就成為一種固定的合作模式。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