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悟空單車宣佈倒閉不到一個月,又一家共用單車企業宣佈關門,原因是:車被偷光了。近日,共用單車公司3Vbike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對外宣佈,從2017年6月21日起停止運營。
“我們的押金已經退了接近95%,剩餘還有一兩百名用戶沒有申請退款。”7月3日,3Vbike創始人巫盛華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aer.cn),他投入近百萬元造了1000輛自行車,投放市場後僅找回幾十輛,部分地區車輛丟失率達到100%,實在撐不下去了。
公開資料顯示,3Vbike的運營方北京華堯迪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12月10日,註冊資本10萬元,巫盛華持有100%的股份。今年2月26日,3Vbike首批車輛在河北保定投放。
在巫盛華的計劃中,公司的運營收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用戶使用車輛的租金;另外是廣告,單車後面有廣告位。只要車輛的丟失率控制在30%以下,他都可以盈利,“假如一輛車一天有一個人騎,一年就可以回本。廣告的收入就是賺的。”
“我們公司註冊在北京,目標瞄準的是三線城市。因為我們是小公司,從一開始就避開跟巨頭的競爭。”巫盛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先後在河北廊坊、秦皇島、福建莆田投放了車輛。
但公司的拓展並不順利。巫盛華説,“保定城管趕我們走,不允許新增加投放,我們只能選擇新的城市。廊坊城管更嚴,投出去馬上就沒收。”
最讓他意外的是,單車投放後等待著他的,不是錢自動轉進賬戶,而是大量丟失、被盜,“我們投放了一千多輛車,最後宣佈停運前,每天只有不到十輛車在使用,運營人員滿街找都找不到車。”
至於車輛丟失的原因,巫盛華認為,一是用戶素質不行,有賊;第二就是防盜措施做得不好。沒有用到智慧鎖和GPS定位。他解釋,沒有裝智慧鎖,主要是為了成本考慮,不然成本高了一倍不止,盈利就成問題。
巫盛華將這次創業失敗的原因歸結為車輛丟失太嚴重,“還是規模上得去,車丟得起,就做得起來,假如規模小,車丟了就沒了,肯定就是不行的。”
巫盛華自稱不是年輕的創業者,他今年已經48歲。總結這段不成功的創業經歷,他説,“經過這段時間的思考,我認為真有資金投,經過單車的提升、理念的改進,這個事情還是有可能值得做的。”
下為澎湃新聞記者與3Vbike創始人巫盛華的對話實錄:
“我不是年輕的創業者”
澎湃新聞:後續事宜處理得怎麼樣了,用戶押金和餘額退了嗎?
巫盛華:後續沒有太多事需要處理,主要就是退押金,95%都退了,還有一兩百個人,等著他們申請退款。我們押金是99元,最開始時是150元,後面降下來了。
澎湃新聞:
接下來準備做什麼?
巫盛華:接下來還沒有想好,先休息一下,有媒體説我們是虛假的創業激情,這麼看來我們也得停一停。
澎湃新聞:
涉足共用單車前在做什麼?
巫盛華:我年紀比較大了,接近50歲了,不是年輕的創業者。做過好多事情,之前是打工,搞工程,做房地産,2014年出來創業,試過網站、App,也不成功,最後放棄了。去年開始接觸共用單車,認為這個模式很好。
我們計算過,單車丟失率控制在在20%-30%,都是可以盈利的。收入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用戶使用車輛的租金;另外是廣告,單車後面有廣告位。我們單車成本也不高,300塊左右。
假如一輛車一天有一個人騎,一年就可以回本。廣告的收入就是賺的。要是每天有兩次騎行,利潤就不錯了。所以哪怕損失百分之二三十的車輛也能有盈利。
但現在車輛是百分之九十幾甚至百分之百的丟失。
澎湃新聞:
創業失敗對你的生活有造成很大影響嗎?
巫盛華:造車和員工工資總共虧了上百萬元,但不影響接下來的生活。我投資之前就有失敗的準備,創業都是九死一生嘛。
“去莆田是被卡拉單車誤導了”
澎湃新聞:
悟空單車創始人説過資源都往頭部企業集中,他們找不到廠家造車,小廠造的車輛品質不好,你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嗎?
巫盛華:我們剛剛起步,沒有融資,中小廠已經能滿足。車的品質當然不是很好,但我們有維護員,加上每個城市投放數量也不多。所以品質不是這次失敗的原因,但也有提高的空間。作為創業者,我沒有在一開始追求太好的品質。
澎湃新聞:
為什麼決定從保定起步?
巫盛華:我們公司註冊在北京,目標瞄準的是三線城市。因為我們是小公司,媒體稱為是末位的玩家。我們從一開始就避開跟巨頭的競爭。找到保定,是因為這裡是歷史名城,認為市民修養不會差。
我們所有進駐的城市基本上都是第一個進,競爭較小,所以我們每小時可以收費1.5元。我認為我們一開始選擇三線城市的戰略還是沒錯的。
我們總共進駐了保定、廊坊、秦皇島、莆田。保定城管趕我們走,不允許新增加投放,我們只能選擇新的城市。廊坊城管更嚴,投出去馬上就沒收,還好秦皇島比較包容,沒有趕我們走,四個城市,秦皇島運營得算是好的。
原標題:對話第二家倒閉共用單車創始人:車基本被偷光,實在撐不下去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