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也有商家注意到近日熱傳的“穿外賣工作服‘免費吃飯’”一事,提醒記者稱“穿這衣服吃飯也要錢”。當記者提出想要購買一件送餐服“試一試”後,一名商家謹慎表示“不想賣了”並稱“外賣小哥穿的這種印了字,平時穿起來會不舒服的”。
探訪中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除了同款外賣衝鋒衣,多名商家還出售各類送餐平臺的外賣箱和頭盔等。消費者僅需花費200元左右,就可以完成與外賣送餐員的同款配置。
免費吃飯不靠譜
“穿外賣工作服就能免費吃飯”這一説法是否可信?多名送餐行業的員工告訴北青報記者,基本上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其中一名送餐員介紹,自己所在的外賣平臺接單、派單再到取餐、送餐都有一套固定系統。“後臺接到顧客的單後,根據我們的距離遠近和空閒狀況派單。因為我們的接單手機全天都開著GPS定位,所以被派單後,不管是商家還是顧客,都能看出我們在什麼位置。”
這名送餐員表示,被派單後,“騎手”(外賣送餐員)會趕往商家,到達後點擊“確認到店”,“如果顧客點的是麵食,騎手到店後餐館才開始做,如果是米飯或者其他品類,會提前準備好,和商家確認過訂單號之後,在系統裏點‘取餐’,然後才能離開餐館開始配送。”
也有送餐員表示,確實出現過忙中出錯的時候,但非常少,“一邊是顧客催單,一邊是公司卡著時間,有時候會出現拿錯單的情況,但都是發生在同行之間的,目前還沒有聽説有單被普通人拿走的事情。”
此外,多名商家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和送餐員之間的溝通並不是“認衣服的”,而是要依據雙方系統裏的單號和菜品等資訊,核對確認無誤之後才會進行交接。也有商家表示,與部分送餐員合作時間較長,彼此熟悉,“看臉就能知道他是不是送餐員了。”
多名送餐員還透露,他們的服裝由公司統一發放,“一般是一年四季每個季度一套,還包括夏季和冬季款的頭盔、保溫箱等,但這些衣服丟失或者損壞了,可以找公司補領,沒有很嚴格的限制,更不需要通過淘寶去購買。”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