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文村村口塗鴉 付敬懿 攝
中新網益陽4月30日電 題:中國鄉村遇上塗鴉:文化碰撞帶來經濟發展的無限可能
作者 白祖偕 付敬懿
“農村娃們自家建房別在外墻貼瓷磚了,那樣與環境一點都不協調,像這樣繪圖才有氣質!”當色彩斑斕的個性塗鴉空降中國湖南的小村莊時,網友“幸福的失眠”不禁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出感慨。
吹長笛的紅衣少女、魔幻世界的卡通人物、栩栩如生的大金龍、暢遊大海的藍色麒麟……一幅幅塗鴉壁畫把湖南南縣羅文村的民居裝點得俏麗而靈動,一到週末遊客就絡繹不絕。今年4月初國際塗鴉藝術文化節期間,這裡更是吸引了數十萬慕名而來的遊客。
羅文村村內民居 付敬懿 攝
塗鴉文化是標準的“舶來品”。但羅文村將這個“舶來品”與有點“土”的農村房屋相結合,中西方文化産生的“化學反應”一下子就讓其成為了當朝“網紅”。
美麗鄉村遇上個性塗鴉
位於南縣洞庭湖生態經濟創新示範區的羅文村,坐落在藕池河東支河畔,自然風光旖旎,更兼有“萬畝油菜花海”的壯美景色。作為湖南首個塗鴉村,130余棟民居的外墻上佈滿了各式塗鴉。
塗鴉大師現場創作 胡建根 攝
剛入村口,兩棟相對的民居外墻上,兩位老爺爺、老奶奶相對的笑臉便映入眼簾,有如兩個老門童微笑著迎接每一位進村的遊客。房後則是一片金黃的油菜花海,相連的每棟民居都有自己獨特的“紋身”,墻壁、樹木、地面、橋梁等都是塗鴉的載體。
“平常在城裏都覺得稀奇的塗鴉,沒想到能把羅文村變成一個充滿藝術氣息鄉村畫廊。”來自長沙的遊客李曉媛説,在她的記憶中,塗鴉開始出現在中國大城市的時候,曾令城市管理者深感頭疼。因為很難藝術化,一直被管理者嚴加防範,想不到在鄉村卻産生了這樣好的效應。
塗鴉藝術,英文叫作Graffiti,始於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一種誕生於墻面的公共環境下的現場藝術創作,充滿創意同時也包含個性與叛逆,曾經被稱為城市“污染”飽受爭議,而後通過不斷融合接納各種藝術形式,向多元化發展。
資料圖,油菜花海與塗鴉 胡建根 攝
塗鴉能夠非常“偶然”地在羅文村生根,完全出自一群年輕人的無中生有。2015年6月,南縣成立洞庭湖生態經濟創新示範區,10多位充滿朝氣的年青人根據南縣的特點,提出了在羅文村民居墻面創作塗鴉的大膽設想,隨後羅文村的創意塗鴉便爆紅網路。
“最開始,沒有人願意別人在自家墻上亂畫。”68歲的羅文村村民曾憲峰在村頭開了一家超市,他説,當時那些創作塗鴉的年輕人跟村民交流了不少時間,很多人都不同意,只有很少的村民同意讓他們作畫。後來看到他們畫得不錯,那些當初不同意的人轉變了想法。
近兩年來,羅文村美麗的油菜花和四季花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前來觀賞,而民居上的壁畫塗鴉更讓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漸漸地,大家為了塗鴉而來。甚至,阿里巴巴集團拍G20宣傳片也到羅文村來取景。
海歸學子妙筆點亮家鄉
塗鴉文化是羅文村獨特的藝術語言。今年4月初,來自中國、法國、義大利、丹麥等8個國家的34位塗鴉大師在此停留10余日,把對中國及湖湘文化的理解轉換為獨特的藝術語言,永久地留在羅文村。而這一次,也是出自熱愛家鄉的年輕人的手筆。
出生於1988年的高礪宇是湖南南縣人,之前留學倫敦專攻視覺藝術。于2007年開始街頭塗鴉藝術創作的他,隨後便創建了自己的塗鴉團隊。在他的發起下,34位塗鴉大師在羅文村的民居上肆意創作,將全村的塗鴉民居由60多棟增加到130棟。
“我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來中國,沒想到塗鴉藝術在中國發展得如此多彩,讓我們看到了這片土地對文化的包容性和開放性。”來自法國的塗鴉大師本傑明説,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在中國美麗的村莊裏碰撞靈感、揮灑創意,讓“我們記憶裏永久留存的不僅是中國美麗的風光,更有中國開闊包容的偉大文化。”
隨處可見的斑斕圖畫,寬闊的鄉村花海田野,與獨特的“羅文塗鴉”相互關照,讓來訪者心生愉悅與美麗。
“最開始我並不知道家鄉出了一個塗鴉村,後來是有人問起才去看了看。”談到為何會邀請眾多塗鴉大師為家鄉創作,高礪宇表示,此前他一直在長沙推廣塗鴉藝術,當他發現整個村莊的格局很適合承載大規模的塗鴉藝術作品,便産生了發起一個國際塗鴉藝術節的想法,這與當地政府的想法十分合拍,於是一拍即合。
在高礪宇的塗鴉團隊裏,有一個是他的南縣同鄉彭怡。他們十分珍視這次回報家鄉的機會,經常研究如何把對家鄉的熱愛融進塗鴉作品裏。“塗鴉就像一個平臺,任何藝術領域的想法,都可以和塗鴉結合,使其變得更有意思。”高礪宇説,塗鴉還是一種自我表達的方式和途徑,通過作品來表達作者對藝術的理解和生活的態度。
“塗鴉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存在,在國外已經有很多成熟的城市案列,所以推廣的障礙並不大。但要在中國大面積推廣,可能還需要時間。”高礪宇表示,羅文村還將有第二屆藝術節,他們在創作載體上會大開腦洞,相信有更多精彩發生。
文化碰撞使經濟發展産生無限可能
南縣,是一個建縣僅122年的移民縣。清朝同治末年,洞庭湖北部淤積的若干洲渚連片形成了百里沃野,吸引各方移民圍堤開荒,世代相息。而始於上個世紀60年代的塗鴉,是城市文明、潮流文化的一種代表。一個建縣歷史不久,一個誕生時間不長,一個地方和一個文化的碰撞與結合,産生了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塗鴉每年吸引好幾萬人來遊玩,村民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羅文村村主任樊鐵強每次談到塗鴉都喜形於色。過去屬於典型農業村的羅文村,儘管糧棉油樣樣不缺,但村民辛苦一年,戶均純利僅一兩千元。
外國塗鴉大師現場創作塗鴉 胡建根 攝
兩年前,南縣示範區管委會給羅文村確定了一條大膽的“塗鴉加花海”之路。不僅是塗鴉,村裏將一半的土地集中起來,在本已頗有規模的油菜花海基礎上,按時令種上鬱金香、波斯菊等十多種鮮花,形成無縫對接的“四季花海”。
“自從村居上有了畫,村裏就變了樣。”羅文村村民周桃英在自家門前擺起小攤,賣水、賣甘蔗。遊客的涌入,讓村民愈發重視維護村莊生態環境,WIFI、移動支付等現代流行産物成為村莊的必備。“收入增加了。以前十根一捆的甘蔗才賣十塊錢,如今一根甘蔗就可賣十塊。”周桃英説。
南縣縣長黃育文表示,塗鴉之所以能與羅文村結緣,除了強烈的開放意識外,一群年輕、開放、富有活力的青年人功不可沒。眼下,南縣正在探索發展鄉村旅遊的新路子,將逐步擴大塗鴉村面積,讓遊客自己也能參與塗鴉創作。
“包含個性與叛逆的塗鴉,能在中國傳統的鄉村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説明這僅是一個開始。”湖南商學院教授何鵠志表示,在社會不斷開放、不斷融合發展和交叉互動的當下,如塗鴉文化一樣的“舶來品”將進入越來越多的領域。不同文化的交融與碰撞,將使中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産生無限可能。(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