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雅致的白族民居、清新舒適的度假海景房……近年來,環洱海的客棧民宿,已成了雲南大理鮮明的旅遊特色標誌。不過,緣于一場治污行動,洱海邊近2000家客棧餐館,將在一段時間內退出人們的視野。
為何此時如此大規模關停?客棧未來何去何從?如何破解洱海治污難題?“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環湖客棧餐館一律停業整治
“除了剛開業那會兒,就數現在最冷清了。”在大門貼上停業公告,許女士將暫時告別自己在洱海邊經營的客棧。變賣了深圳房産,于2013年來到大理的許女士,見證了洱海客棧的“瘋狂生長”。她説,現在是近年來洱海邊最清靜的時刻。
3月31日,大理市發佈了《關於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專項整治的通告》,宣佈劃定核心區。要求在4月10日前,包括核心區以及核心區劃定紅線經過的洱海環湖自然村,所有相關餐飲、客棧經營戶一律自行暫停營業,接受經營證照、環保等核查。
“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正是海景客棧分佈最密集的區域,共涉及餐館客棧1800多家。此次整治意味著備受遊客青睞的“海景房”基本關停。
4月10日,在洱海邊的村間小道,記者看到很多客棧門口貼著停業告示。見到客人,員工或店主客氣地提醒:“不好意思,我們暫停營業了。”
一改往日喧囂的車流和穿梭的遊客,一路上,除了隨處可見的“保護洱海”“搶救洱海”宣傳標語外,許多路段被圍擋起來,開展環湖截污工程施工的機械隆隆作響。
大理喜洲鎮一家海景客棧的總經理杜女士,幾天來一直忙著給此前下訂單的客人解釋並彌補他們的損失。當地旅遊旺季將至,關停的經濟損失,讓她和一些經營戶感到焦慮。
“就算今年底恢復經營,我們的房租和營業加起來,損失肯定超過60萬元。”大理市雙廊鎮“范爺的餐廳”負責人瑤瑤説。客棧和餐館關停,相關旅遊産品“下架”,對於投資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經營戶來講,即將面臨的困難無疑是嚴重的。
迫在眉睫的“搶救式”保護
作為一個旅遊熱點城市,把近2000家客棧餐館叫停,地方政府整治的決心可見一斑。
據悉,大理市雙廊鎮曾經只是洱海邊的一個漁村,隨著旅遊業的開發,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這裡。2014年,這裡接待遊客200萬人次,2016年就已超320萬人次。
與旅遊數據一同增長的是周邊的污染。雙廊鎮雖然農業生産污染很少,但附近水域仍是整個洱海水質相對較差的區域之一。“雙廊鎮旅遊核心區僅約1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就有餐館客棧580余家,都在這次整治範圍內。”大理市雙廊鎮黨委書記婁增輝説。
洱海是當地吸引遊客的寶貴資源,更是大理市主要的飲用水水源地。近年來,旅遊業井噴式發展,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當地官員介紹,按相關標準測算,洱海流域環境人口最佳承載容量為20萬人,極限為50萬人。但是,目前洱海流域人口大約有86萬,加之一年上千萬人次的旅遊流動人口,遠遠超過洱海環境承載能力。
據有關權威調查,2016年,洱海流域污染負荷排放總量與2004年相比增加了50%以上。在各種主要污染來源中,餐飲、客棧服務業帶來的污染是增長最快的。
“我家門口的洱海已經變了樣,發生過好幾次藍藻暴發,每次都臭得很。”客棧老闆何利成説。
眼下,洱海水質已處於從中營養向富營養轉變的“拐點”。大理市委副書記張勇説,針對新形勢、新問題,當地已啟動搶救保護模式,系統保護治理。
他介紹,當前洱海環湖截污工程還在建設。原有村落和一些餐飲客棧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十分有限,特別是核心區,排出的污水、中水對洱海的污染最為直接。面對洱海保護治理的嚴峻形勢,對相關餐飲客棧服務業的規範整治勢在必行。
(據新華社昆明4月11日電)
(原標題:近2000家客棧餐館關停 洱海將如何破解治污難題)
下一頁 [延伸閱讀] 洱海流域保護核心區1800家餐飲客棧停業 執法組入戶核查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