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二孩生育大軍“攻陷”産科病房 孕産婦高危病例數上升

2017年01月12日 08:49:3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更多的代表委員關注到了二孩出生後的撫養保障問題。一位80後長沙市人大代表告訴記者,養育二孩意味著一個家庭要增加一定的經濟負擔。生育津貼對於新媽媽來説,是一筆重要的收入。而按照長沙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規定,申請生育津貼必須提供獨生子女證,也就是説二孩母親無法領取生育津貼。

  張菊容代表就此指出,建議儘快修改完善生育津貼(一次性生育補助金)申請制度,讓生育二孩的母親可以享受相關政策。“尤其是一些適齡的已育母親,再生二孩的話,很有可能會給工作和就業帶來更多困難。而對一些失業和低收入家庭而言,第二個孩子的養育和開銷費用也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多位委員還指出,二孩大量涌現,擴大在建小區配套幼兒園承載規模已成為無法忽視的問題。

  民盟長沙市委員會集體提交的提案中算了一筆賬:以2015年年底長沙市在園幼兒人數約25.55萬為基準,參照近5年年均增長率,並考慮從2019年開始全面二孩政策後出生的小孩將進入幼兒園(預估2019年~2021年年均增長率為10%),2021年入園人數可能達到峰值43.43萬。由此,在2015年年底1512所幼兒園基礎上,按園均6個班級、班均27人計算,截至2021年年底,保守估計約需2681所幼兒園。換言之,需要增加1100多所幼兒園才能應對。

  民盟長沙市委員會建議出臺相關法規,為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提供法律保障;調整建設配比規劃,擴大在建小區配套園承載規模。“政府應對已有配套園進行升級改造,擴大容量,人口密度大的小區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可利用閒置民居加以改造,增加容量,或調配鄰近小區學前教育資源緩解入園困難。同時,加大對在建小區配套園建設標準的督查,確保新建配套園有足夠容量應對未來的幼兒入園高峰。”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