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鬱悶
每天早上定鬧鐘挪車 還是遭了6張罰單
2015年8月14日,李先生在雙清南路4號院小區租下一個套二房子,當時他還沒有買車。去年4月份,他買了一輛雪鐵龍汽車,最開始停在附近親戚的小區裏,“那裏車位也很緊張,此前對外來車輛開放,辦卡每月50元,非常緊俏。”後來,親戚的小區實在沒車位了,沒法停了。
李先生也諮詢過自己租住的小區,小區相關負責人員告訴他,因停車位緊張,最多只能允許白天作為臨時停車停下,晚上必須停在外面。
沒辦法,他只好將車停在小區附近的道路上,不過“停路邊一定要及早轉移,有時去晚了就會挨罰單。”過去5個月,他在該路段遭了6張罰單,每次都罰款150元。有時被罰,他也覺得有點冤枉,“我就想漱個口再挪車,結果就晚了2分鐘!”
後來,他也總結出經驗來。從去年12月開始,每天早上手機鬧鐘7點準時響起,他就趕緊起床、洗漱,然後出門到路邊把愛車挪到小區裏。“白天有些車主開車出去,因此可以臨停到小區裏,晚上車主都回來了,必須停在外面。”
他把挪車比作一場與時間的賽跑,過了時間就可能收到一張交警罰單,“交警幾乎天天都來,我現在都摸清規律了,一般週三、週四來得特別早。”這,也讓他成了家裏最早起床的人。
早上出門,看著天色,李先生每天的心情都不一樣,“看著天亮了,我心裏就緊張,看到天還是黑的,就放心些。”有一段時間,父親到家裏來住時,也會幫下他。“我父親比我起得早,有時早上7點就在汽車旁邊守起,看到交警來了就立馬給我打電話,我就趕緊衝下去。”他説。
為何挪
小區車位緊張 490戶住戶車位僅120個
一個停車問題,何至於搞得如此緊張?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在雙清南路4號院走訪發現,小區內並沒有專門停車場,車輛都是停放在小區內的寬敞區域。
小區內負責停車工作的謝先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租戶不能辦理包月停車位,並非是針對租戶,而是小區車位確實緊張,“小區停車位只有120個,目前實際停車數超過了120。不要説租戶,連一些老住戶都沒辦法辦理包月停車位。”謝先生透露,包月費用為每月200元,而臨時停車起價4元,之後每小時1元。
青羊區府南街道辦事處戰旗社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小區修建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並沒有關於專業停車場的規劃。“目前小區內的住戶有490戶左右,但小區停車位滿打滿算只有120個,有一些家庭還不止擁有1輛轎車,所以停車位非常緊張。”按這個數據計算,每4戶住戶勉強有1個停車位。
社區工作人員透露,此前也接到過該小區居民關於停車位緊張的反映,“但小區院子只有那麼大,我們只能建議居民停在附近的停車場。”社區工作人員表示,附近西南財大、金沙車站、麥德龍廣場等,都有部分停車位對外開放,“但因租金、距離問題,很多居民不願停在那些地方。”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