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神秘試藥人群體:以身試藥5天賺五千 背後亂象叢生(1)

2016年12月19日 06:36:52  來源:新京報
字號:    

  第一次去體檢,楊雪害怕極了,她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會是什麼。測心電圖時,楊雪開始心跳加速,最終因心率過快沒有通過體檢。

  一家醫院體檢沒過,她再次跑到另一家醫院篩選,“檢查針眼的時候嚇死我了”,楊雪生怕再選不上。

  楊雪不知道,有受試者甚至拿假身份證都面不改色。王峰(化名)今年就在佑安醫院用假身份證通過篩選,參加了兩次試驗,拿到近一萬元補償金。

  除了用假身份證、用他人尿檢,受試者還有很多招數通過體檢。隱瞞病史,在尿裏摻水以降低蛋白濃度,體重不夠就揣倆手機或者弓著腰。

  “寧願沒有試過藥”

  何金虎(化名)曾經也是“職業試藥人”中的一員。想起試藥經歷,他説“如果重來,不會選擇試藥”。

  何金虎掀起衣服,他展示小腹上細小的疤痕,那是2010年為了獲取1萬元受試費,注射抗腫瘤藥物留下的印記。針管從他的小腹拔出十幾秒後,肚皮突然像被幾十根針同時扎著一般,刺痛感瞬間蔓延至全身。剛打完藥,何金虎就出現了強烈的藥物反應,口渴、心慌、頭痛。在搶救治療中,醫生不斷給他做心電圖,總是心律不齊。

  “我自己都受了這麼大的罪,你讓我怎麼相信幹這個能去救別人?”何金虎退出了試驗,想找醫院賠償又覺得麻煩。也想過打官司,卻發現請律師也要一筆費用。何金虎沒有錢,這件事就不了了之。此後,何金虎再去做藥物臨床試驗篩選,都因心律不齊不能通過體檢。

  試藥圈內流傳著一個試藥危險性公式,錢數天數=藥物危險性。給的報酬高的試驗,通常危險系數也相對較高。2014年,一位女性受試者在參加試驗之前就已懷孕,但自己和醫院都沒有察覺。試驗結束後才發現,醫院勸其打掉,因“藥物會對胎兒有影響”。有了解情況的受試者透露,該女士在體檢時用了其他人的尿,沒有檢查出已經懷孕。但她本人並不承認,最終醫院賠償幾萬塊錢,很快就被她和男友揮霍一空。

  試藥有風險的陰霾從未散去。一位20歲男孩在參與消炎藥試驗後,體內産生抗藥性,生病後再吃消炎藥不再起效。

  而楊雪在世紀壇醫院參加的降糖藥試驗,一位18歲的女孩在服藥後總想嘔吐,無奈退出,只拿到了800元補償。就在楊雪入組的當天,一位參加上一組試驗的男士前去復查,服用了降糖藥的他血壓卻有些偏高,只得一次次前去醫院檢查治療。

  正常人服用藥物後,在一定時間內會代謝出去。“但是藥物不可能完全排出體外,總會有微量殘留,如果受試者試了很多藥物,各種藥物作用下,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航太中心醫院藥物臨床試驗醫生建議,不要頻繁參與試藥。

  堅持與退出

  12月13日,高華在上海某醫療機構的藥物試驗結束。他沒有立即回北京,找了個一天15塊錢的床位住下,等待這個月20日中山醫院的藥物試驗。臨床藥物機構並非全國聯網,高華就各地迴圈試藥。

  最讓高華難忘的,要數去年7月份,在天津泰安醫院參加抗心衰的藥物試驗。連續5天8個小時輸液,5500元。

  高華被要求一直躺著,不能打牌也不能玩手機,只能盯著天花板。高華沒想到,這次藥物的副作用強烈,參與試驗的10個受試者,都發生了嘔吐反應。還有7個被打了急救針,實時監測心電圖。試驗結束後,他們每人出了100元,一起吃了飯。

  高華覺得自己很沒用。“很丟人,只有沒本事的才會做試驗。”

  但受試者周飛(化名)不這樣認為,周飛的父親是生物老師,受父親影響,他對臨床試驗充滿了好奇。在外企工作過的周飛得知,在國外,臨床藥物試驗被當作公益事業來做,受試者除了有保險和醫療保障外,也得到了社會認可,很多人都很感謝受試者。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