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同學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昨天被路邊網絆倒,摔了一跤,今天跟兒子説完昨天絆倒的事,結果上車又摔倒了,快要被自己蠢哭了。配圖是有點淤青的膝蓋和模糊的自拍。得到的評論是“看來你跟網有緣”之類的調侃。看到這兒,突然心疼起她來,明明摔得很痛,還要賣力自嘲,配合評論的人説“是呀,我也覺得自己好二呀”。
微信朋友圈剛興起的時候,許多人喜歡展示內心獨白或是記錄生活,但當好友的人數增多,社交功能增強時,便審慎起來。無論是微博還是朋友圈,最初的炫富、自戀、秀恩愛、秀優越感的,以及絮絮叨叨呼喊空虛寂寞冷的展示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自嘲自黑,這又成了一種流行趨勢。
成熟的人們懂得克制:誰願意看到別人都過得比自己風光,還要示範和指導你生活呢。即使沒有《黑鏡》第三季《急轉直下》中的直接關係生活品質的評分機制,大家也不自覺地朝著“受歡迎”的方向而去。
即使秀恩愛也要姿態足夠低,像鄧超夫婦的搞怪互黑才是網友喜聞樂見的,才能得到點讚和評論。前幾年還見到鄧超説,平時最喜歡看書,不打算開微博,覺得很無聊。可誰能料到觀念和風潮都變得太快,轉眼他便順著潮流走了,得到網友廣泛響應,變成了段子界的翹楚,也給其他人樹立了榜樣:這才叫娛樂精神,接地氣啊。
我的女神同學早些年常常曬華服和奢侈品禮物,後來曬了一段時間娃,現在經常曬比較“二”的時刻,以展示親和幽默。大家小心翼翼地隱藏起財富地位上的優越感,生怕拉了仇恨。要發些窘迫時刻才能有人緣,當然——並不是人生的真正的苦難和困境,那太沉重,聊不起來。要輕盈、浮淺,有娛樂的空間,比如“暖氣壞了,一不小心凍成狗”,“丟了個手機,小偷太猖獗了”,都是適合的。
我個人不太喜歡一些人在網路中的表達方式,為了接地氣而掉進了溝裏。大家在現實中彼此見到,或許會點頭致意,言語和舉動注意分寸。可在虛擬網路便上躥下跳地賣萌、毒舌。前不久,我的久未聯繫的中學老師突然加上了好友,現實中的她和藹可親,“朋友圈人設”卻犀利毒舌。比如我曬過一次自家炸的油條,説了句:今天炸的油條我也有貢獻。她秒回:應該説炸成這樣你也有責任吧。還有一次,發了我爸包的槐花餡兒包子,她又説:這賣相……也不學學人家某某同學的手藝。完全不知道怎麼回復好。
流行如同潮水,也許這股“接地氣”的浪潮也會消退,人人都變成小S搏出位也並不有趣,反而很尷尬。在今年的金鷹電視藝術節上,獲得“最具人氣男演員”的胡歌發言很正式,充滿了理想主義,卻無比動人,獲得很多讚美。好好説話的人更靠譜,讓人敬重。並不是所有的高大上都要被消解,這也許是個好的開始。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