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堵塞管理漏洞
防兒童墜井危及生命
落井男童的外公李先生説,這口枯井已建造十多年,荒廢了5年左右。“這口井枯了之後,沒有回填,沒有井蓋,也沒有在枯井附近豎立警示標識,井口一直裸露在外。村裏所有的井都沒有井蓋和警示標識。”
記者發現,近幾年兒童墜井事件頻發,其中多涉及農村中的機井。2013年9月6日,鄭州鴻寶路幹柴李村,一名2歲男童掉進一口未加蓋的機井內。消防官兵營救近8個小時未能挽回孩子生命。2014年9月22日,鄭州南曹鄉一棗園內,一名兒童不慎掉入機井。消防官兵營救4個小時將孩子成功救出。
近年來,由於河北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大量機井乾枯、報廢。廢棄機井深十幾米到數十米不等,直徑30釐米到50釐米,多“藏匿”于雜草和莊稼地裏,極易造成人畜安全事故,污染地下水資源。河南省水利部門的負責人表示,以前的機井多是國家或集體出資修建的,隨著國家政策調整,就形成了管理上的漏洞。如何管理農村機井,全國目前尚沒有較為成熟的經驗。
對此,正在現場的救援人員呼籲,此事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並採取相應的措施解決。其實最好的辦法是讓群眾報一下村裏有多少口危險機井。村委會組織調查一下,用水泥井蓋把井口封閉,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據央廣 《燕趙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