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老夫婦因家貧隱居山洞54年 把一雙子女培養成大學生

2016年10月18日 08:46:44  來源:廣州日報
字號:    

  兒是工程師孫是博士

  1963年,梁自付的第一個孩子在山洞出生,隨後,另外三個孩子也相繼在山洞出生。一家6口人,就擠在山洞裏面生活。雖然極度貧寒,但梁自付寧願自己吃苦,也要讓孩子上學。

  梁自付精通嫁接技術, 周邊村的人常請他去嫁接果樹。他的工錢也從1960年的每天0.8元,漲到上世紀80年代的每天2元,再到現在的一天100元。掙回來的錢除了購買生活必需品,都用在了供孩子讀書學習上。聊到幾個子女,老人喜不自勝,四個子女中出了兩個大學生, 自己的大兒子今年已經54歲,在成都工作,是一名地質勘探工程師。二女兒是一名中學教師。三兒子在閬中一家酒店工作,老四則在廣州打工。“我的孫子梁龍如今還成了博士生”。

  “這裡在你們眼中或許像個豬窩一樣,但卻是我的安樂窩。” 梁自付笑著説,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現在日子好過了,他還要在山洞裏過著原始人一樣的生活,但對於他們來説,只有住在這才覺得自在安逸,住習慣了,不想走了。

  子女們條件都好了, 自然惦念著還住在山洞裏的父母。幾位子女再三勸老人搬到城裏去住,但老人的態度很堅決,在子女家頂多住上幾日,就又回到山洞生活。“城裏到處都是車,不自在,空氣也不好,馬桶我也用不習慣。”

  “我們走了,家裏的幾十隻雞、兩條狗,還有這麼多果樹怎麼辦?”李素英説。

  臨江鄉靈隱寺村黨支部書記劉宗福告訴記者,村上也多次動員梁自付夫婦搬遷,並給予搬遷補償,但老兩口就是不肯搬走。在這種情況下,村裏只能尊重老人的意願,並專門給山洞通了水電。

  “我每頓還能吃兩碗米飯。我想在這個山洞裏活到100多歲。”梁自付笑著説。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