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身前往北京 堅強感染身邊人
大學期間,黃通昀每天早上6:30起床,自己整理寢室內務,自己洗漱,自己上下樓……
“每天除了同學幫忙推輪椅外,其餘都能自理了。”黃通昀説,儘管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自己離開宿舍不是很容易,但都堅持出勤率,積極參加學院、學校舉辦的活動。
在大學同學的眼裏,黃通昀不是一個殘疾人,他甚至比正常人都能幹。他能自己動手重新組裝電腦、手機。為擴大自己的知識範圍,黃通昀還通過電腦,在貼吧、論壇裏面學習新的知識,在群裏面討論並解決問題。
為讓自己更加獨立,他還通過當家教來貼補自己的學費,往返于陌生家庭之間,輔導孩子的功課,他不僅鍛鍊自己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也掘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桶金”。
當黃通昀考上首都師範大學凝聚態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後,他再一次勇敢地挑戰自己,隻身坐了26個小時的火車硬座來到北京。
來到北京後,在好心人幫助下黃通昀安裝了假肢,並開始了艱難的假肢適應訓練。由於十幾年下肢沒有運動造成肌肉萎縮,只有從頭開始鍛鍊;沒有膝蓋,假肢也只適合平地行走;每天下肢的酸痛、磨出的水泡在汗水中難受的滋味,他默默地忍受著,在假肢練習完之後,他還堅持練習推輪椅5千米。他説:“這對我來説就是入學前的軍訓!”“黃哥很堅強,也很樂觀,剛開始時我們還想幫他取快遞,但是他卻説自己能行。”室友魏之燦由衷佩服。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