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勸説居民搬遷困難外,資金匱乏的難題更為突出。目前只能通過把省、區相關項目資金進行捆綁,實施生態移民工程。譚開甲説:“大九湖建設資金和移民搬遷資金來源十分有限。光山林、土地、房屋拆遷就需要1.7 億元。然而,並沒有專門針對土地、房屋徵收的生態補償資金,而且集鎮建設、公益設施配套均沒有專門項目資金。”
面對資金緊缺現狀,後續發展怎麼辦?譚開甲提出,應該把生態移民搬遷工程納入國家長效生態補償機制中,申報國家、省(市、區)生態補償項目。他強調,南水北調受益地區應該反哺為保護水質做出犧牲的大九湖濕地老百姓。同時,湖北省也應加大建設資金和生態補償資金投入。
■控制污染源頭
□保障源頭水質
大九湖西北角的落水孔是一處神奇的地方。湖水流到這裡,便旋轉著灌入地層不見,這個水凼永遠填不滿。據當地工作人員介紹,大九湖附近沒有河流,這樣的落水孔大大小小有40多個,湖水全部經由這些落水孔找到出路,形成地下暗流。曾經有人將稻殼等漂浮物放入其中,這些漂浮物之後從堵河上游的小溪流中冒出,證明了大九湖是堵河的源頭。
而堵河水流入丹江口水庫——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在大九湖濕地落水孔處一標識牌上可以看到:一汪碧綠而澄凈的秀水,匯聚到漢江支流堵河,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調往北京、天津。工程竣工後,北京人、天津人每喝十滴水中就有一滴來自大九湖濕地。
那麼,大九湖濕地是怎樣保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涵養地的水質呢?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