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22日電(唐斕)22日上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2016年第二季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進展情況。人社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表示,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影響是有限的,並且也不會減少個人養老金的待遇。
李忠指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一直是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的問題,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提出是基於人口老齡化這樣大背景的。2015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到2.2億人,佔總人口比例達到16.1%,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且老齡化程度還在持續加劇。在這種大背景下,怎麼樣有效地利用人力資源,怎麼樣來保證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續地向前推進,正是基於這樣的考慮,我們研究提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在設計這個制度的時候有這樣一些考慮:
一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堅持每年只延遲幾個月,經過相當長一個時間逐步達到目標年齡。
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不是對所有社會群體同時實行延遲退休,我們會選擇現在退休年齡相對偏低的群體,從這部分群體開始逐步實施。
三是預先公告,做好公示。因為這個政策涉及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是涉及重大民生的政策,都要廣泛充分地聽取社會各界意見。我們目前在政策研究設計過程中,經過一些必要程式之後會把這個方案向社會公佈,廣泛地聽取大家的意見,盡可能地匯集民智,凝聚共識。
此外,在政策制定過程中,社會上存在一些議論。前一段大家比較擔心的問題是,現在就業形勢這麼嚴峻,就業壓力這麼大,如果延遲退休,有一部分崗位可能會被佔據,這對於青年就業有什麼影響?對此,李忠指出,延遲退休年齡這個政策在研究設計過程中,我們是高度重視對就業的影響,用了大量數據進行過多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論證,結論是延遲退休年齡對就業影響是有限的。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第一,從就業總量來看,大家知道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在2011年的時候達到峰值,當時是9.25億人,2012年勞動年齡人口比2011年下降345萬,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預示著勞動力無限供給的時代快要結束了。2011年以後勞動年齡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為9.11億,還在持續下降。特別是到2030年以後,勞動年齡人口會出現大幅下降的過程,平均以每年760萬人的速度減少。到2050年,我們預測勞動年齡人口會由2030年的8.3億降到7億左右。從長遠看,宏觀數據分析表明,我們必須著眼于整個人力資源開發,研究怎麼樣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地利用勞動力資源。大家不用擔心到時候是不是崗位沒有了、就業壓力更大了。我們從勞動年齡人口趨勢可以看出,到時候不是找不到工作, 而是有很多崗位需要你去幹。這方面,大家從宏觀數據特別是從老齡化趨勢狀況就可以看出,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大的人口趨勢和勞動力變化狀況,我們研究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的時候要把握起點和節奏。什麼時候開始?不是現在,需要很多年以後,而且節奏是比較慢的,會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和我們的人口變化、勞動狀況變化的過程是相應的。總體希望延遲退休年齡政策和勞動力狀況能夠形成一個比較好的良性互動的關係。
第二,從就業結構上來看,將來延遲退休應該説有一部分崗位是會影響到年輕人,但是 這種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現在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在加快,産業在不斷轉型升級,很多傳統服務業、傳統製造業的崗位是將來退休崗位裏的多數。而現在新興産業在不斷崛起,將來年輕人更願意去的崗位是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興産業、新型服務業。延遲退休佔用崗位和將來年輕人需要的崗位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數量加減關係。比如第二産業製造業煤炭鋼鐵工人退休之後,新的年輕人就業,並不是要去那些崗位,可能是在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新興産業或者現代服務業這些崗位中。所以從行業類型來看,並不是簡單的延退的崗位就會影響到年輕人新的就業崗位。
在談及延遲退休會不會影響養老金的待遇時,李忠表示,對這個問題我們也做過深入研究。基本結論是:延遲退休並不會減少個人養老金的待遇。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養老金的待遇無非是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總的計發辦法是長繳長得、多繳多得。
基礎養老金的確定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繳費的基數;二是繳費時間長短。從繳費基數來説,延遲退休後,工資上漲的概率大。從繳費時間來説,延遲退休後繳費時間延長,基礎養老金數額自然是增加的。
從個人賬戶養老金來説,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個人繳存額的多少、月除數(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是多少。養老保險有關文件規定,50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90,55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75,60歲退休的月除數是139。假如一個人50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餘額是10萬,我們可以算出他每個月的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數額。大家可以看出,月除數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小的,越推遲退休,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數額就越會增加。總體來看,延遲退休年齡對個人養老保險待遇不會有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