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作業簡直可以用‘誇張’來形容,每次一聽到學校佈置作業,全家人掙扎的時候就到了,做一次怕一次。”最近,多位市民向記者大倒苦水,“做汽車、做刺繡等等無奇不有,孩子根本做不了,都是大人在做,學校能不能考慮下家長的感受。”幼兒園竟有作業?娃娃們的作業都是家長的“鬼見愁”?記者進行了調查。
3類作業最頭大
手工
看似平常的手工作業,在很多家長眼裏卻成了“只有你想不到,沒有老師佈置不來”的難題。
“一個標本難住全家三代人,這個標本可不簡單,先要捉蟲子,然後製作標本、固定標本,關鍵還要給標本進行各種精美的裝裱。”家長孫媽媽説,“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到網上淘寶,發現從幾毛錢到幾千元的標本都有,還可以負責裝裱,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都有,取了個巧,花50元裝裱好的蝎子標本給學校送過去,總算把這件事‘矇混’過去。”
“別説小孩做不來,不是專業人士都不知道從哪下手,上次學校佈置作業讓捏憤怒的小鳥,孩子睡了,我一個人坐著捏,硬是捏了一個通宵,小鳥沒憤怒,我憤怒了!”家長張爸爸吐槽。
繪畫
簡單一點的繪畫難不住家長,但很多老師都不走尋常路。某幼兒園給孩子的繪畫作業要求:畫裏要有山有水有樹,人物必須具有雲南民族特色,而且必須用水粉畫。“拿得了手術刀卻拿不了畫筆。”夫妻都是醫生的朱先生夫婦就被難住了,“小孩子連顏色都認不全,水粉更不知道是什麼,這種作業不是為難家長嗎?但也沒辦法,只能到一二一大街買盒水粉,請了個學美術的兄弟,花了3個小時才把‘巨作’完成,看著就不像孩子畫的,但老師也不管,還評了個‘一等獎’。”
飼養
飼養小動物對孩子來説是件好事,但對很多家長來説又是一個大麻煩。家長李媽媽説:孩子回家告訴我老師佈置了作業,讓養兔子,只好去花鳥市場買一隻,結果後面的問題無窮無盡。“每天都要專門去買大白菜,兔子在家橫行無忌地拉屎撒尿,臭到不行,最後只能用籠子關起來,但家裏還是有味道,來個客人都不好意思。”
幫孩子養蠶的呂爸爸則笑著説:“還好小區裏好像就我們家有需求,要不桑樹都得‘禿’了。”
“老師讓養一盆植物,每天寫生長日記,孩子連字都不會寫,並且連這些植物叫什麼都不知道,從頭到尾,我一個人邊養邊寫,這種作業説是鍛鍊孩子的觀察力,其實就是徒勞!”家長羅媽媽説。
逼出來的奇招
上淘寶、找早教不如中國好同事
周先生是學藝術設計的,因此成了同事們的“救星”。他告訴記者,很多同事孩子的作業都是他幫忙做的,“同事和朋友為孩子的事來找我,我從沒拒絕過,數量多到連我自己都忘了。你讓沒有美術功底的人來完成這些作業,基本不可能。”
有周先生這樣的朋友是幸福的,但很多家庭沒那麼幸運,奇招都是逼出來的。
一位家長説,很多網店都有手工作品出售,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銷量可觀。另一位家長説,可以網上搜索“代做作業”關鍵詞,就可以搜出各種“專業人士”。記者隨後在QQ裏找到網名叫“寫手”的賣家,他給記者的報價是:“20元畫一個扇面,不包郵,要的話立馬做了發貨。”
還有一位家長給記者支招:“孩子不都要送早教嗎,隨便讓他們幫下忙就行了。”
總之,家長的各種奇招,都是奔著一個目的去的——幫孩子完成作業,不讓娃娃丟臉。
大家説
家長
親子互動很好只求力所能及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我們畢竟不是全能的,要想跨界來完成這些作業,只有回學校重新學。”有不少家長質疑,都知道孩子學習的重要性,也知道老師佈置作業旨在增強孩子動手能力、觀察能力的同時,也有加強親子互動的意思,但最終並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
很多家長表示,很想和孩子一起做些有益的親子互動,“請老師出點大人和孩子都力所能及的題目,不要盡出一些使盡渾身解數都辦不成的事!”
園方
父母忙碌之餘提高陪伴品質
“其實這些‘家庭作業’在孩子眼中是非常好玩的遊戲,也能促進幼兒觀察、精細動作發展、語言表達等能力,又讓孩子和爸爸媽媽體驗到交流和陪伴的感覺。”幼兒園園長楊遠帆説,某些活動在幼兒園開展有局限性,如飼養小動物,但在家裏就能讓孩子觀察小動物的習性,讓孩子學會照顧小動物,萌發愛的情感,同時也培養孩子做事的堅持性。凡事應掌握度,只要不成為負擔,都可以開展。“學前期對孩子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當前父母都很忙碌的情況下,應該要提高親子陪伴的品質,不要讓手機等電子産品阻隔你和孩子的交流溝通。”
專家
別讓孩子當旁觀者
雲南青少年教育專家余允珠認為,從美學教育的角度來説,讓孩子感受美,從而向善,這本來沒什麼錯,但對孩子進行趣味性培養的同時,也要注意因材施教,不能讓他成為老師的負擔、家長的負擔,而孩子成為旁觀者,要讓孩子用童眼看世界。另外不能拔苗助長,不能用超標的要求來要求孩子。
記者 包濤(春城晚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