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新老人向記者出示當時的借款擔保合同。本報記者 李顯峰 攝
吳永新手寫的借款清單。本報記者 朱嘉磊 攝
今年2月13日,通州區永順南路一居民樓內,51歲的孔慶敏在家服毒自殺。孔慶敏退休前在農行宋莊分理處工作,是名普通職員。隨後幾天,數十人持借據到農行討債。
記者調查得知,從2010年起,孔慶敏謊稱銀行搞活動,吸收儲戶大量現金,她宣稱最低年息能達到10%。案發後,家人表示,家中積蓄被孔慶敏拿去,用途不明。
警方近日向出借人表示,這起非法集資案涉案總額超過2500萬元,受害者多達53人。歷時半年多的調查後,警方追回70多萬贓款。剩下的資金去向及作案動機成謎。
誘惑
高息借款合同上蓋著公章
吳永新記錄了存款的次數,一共13筆。最多的一次為23萬餘元,年息也從最初的10%,逐漸漲到15%和20%。他覺得孔慶敏是農行的人,説出的話不會有假。
9月5日上午,82歲的吳永新從通州宋莊小楊各莊村來到農行宋莊分理處,數十名儲戶和他站在一起,拉開條幅要求“還我血汗錢”。自2010年以來,農行女員工孔慶敏以銀行搞活動為名,分別向他們高息借貸數萬到百萬不等,但她於今年2月13日自殺,借款全無下落。
孔慶敏在農行工作十多年,她胸前佩戴“315”工號牌,有時在前臺當引導,有時坐櫃檯辦業務。
“嘴很甜,瞅誰都這麼熱乎。”吳永新説,孔還認自己為乾爹。他記得,孔第一次借錢是在2010年初。有一天,吳永新要去工行取錢,因為鎮上沒有工行,所以他先到農行找孔慶敏問路,孔極為熱情,帶著他坐4路公交上通州城區取款。這筆取款有21萬元。不久後,孔突然找到他家,勸他存這筆錢。
“她説銀行搞活動,利息高,10%。”吳永新説,孔嘴上沒説是借,就説是存銀行,他覺得孔是農行的人,説出的話不會有假,且孔帶來的借款擔保合同上還蓋著公章,便把錢交給了孔慶敏。
在一張舊得發黃的紙上,老人記錄了存款的次數,一共13筆。最多的一次為23萬餘元,年息也從最初的10%,逐漸漲到15%和20%。
第13筆,發生在2011年11月22日——也就是在這天,孔慶敏寫下一張有錯別字的“認爹”字條:“孔慶敏自願任(認)吳永新為父親,養譽(育)吳永新老人一生。”清點這本賬,將之前本金利息合計,孔慶敏一共借走74.78萬。
吳永新説,這本賬之外,也就是2011年11月22日之後,另有一筆13萬和一筆6萬借款,合計93.78萬元的本金。“這些錢都是我捨不得吃,捨不得穿,一點一點攢出來的。”老人説。
殺熟
混熟後反覆勸説不惜登門
多名出借人説,去農行辦業務時,一旦孔慶敏在櫃檯或前臺發現他們有大宗現金要交易,就會進行勸存。如果當面勸不了,晚上會登門“服務”。
與吳永新相似,許多人聽信“銀行搞活動,利息高,存我這兒合適”的話,把錢“存”在了孔慶敏處。
多名出借人説,去農行辦業務時,一旦孔慶敏在櫃檯或前臺發現他們有大宗現金要交易,就會進行勸存。如果當面勸不了,晚上會登門“服務”。
錢借到手後,孔慶敏交給出借人一張借款擔保合同。合同很簡單,多數合同是複印紙張,合同上的農行宋莊分理處的業務公章,多數呈黑色而非紅色。
根據記者掌握的資料,孔慶敏借貸時間均在2010年之後,每次借期為3個月或整年。出借人主要為中老年村民、鎮上居民和農行儲戶,借款數額從數萬元起,最多的達390萬。
80多歲的出借人郭振江總結,孔慶敏借錢的方式就是“殺熟”。
郭振江住宋莊鎮邢各莊村。由於孔慶敏在農行工作,與其子開的建築公司有業務往來,兩人頗熟。孔每次見到他,“什麼好聽説什麼,見面就喊老爹老爸”。2011年4月26日,郭振江出借8萬元。事後,孔把借據送到府,年息是15%。如無意外,今年4月26日,這筆錢到期該還。但就在2月13日淩晨5點多,通州城區永順南路190號某號樓,家屬發現孔慶敏死在家中。警方隨後介入。
郭振江是在2月15日得知消息的。2月14日,郭振江打孔慶敏電話,兩個手機都關機。第二天一早再打依然關機。郭到府找人,敲門沒人應,到銀行一打聽,才知道發生意外。
[ 責任編輯:吳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