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   正文

差校學生竟考上名校!一“嫉妒家長”網上遭圍攻

2012年09月03日 08:22 來源:揚子晚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揚子晚報 王亞男 製圖

  發帖人:我不信 更不服

  眾家長:憤怒 反駁

  專家:這是一種嫉妒

  起因是這位家長自己上樹人3+3班的孩子沒考上南師附中2+1班,而“差學校”卻有學生考上了;氣憤之餘,這位家長懷疑別人有“門路”

  最近,南京西祠衚同上,有一條爭論帖非常引人注目。一位來自樹人3+3班學生的家長,自家孩子在考南師附中2+1班時落選,而另一位來自50中的孩子卻通過筆試、面試考上了。這位家長懷疑這位來自“差學校”的學生有門路,他説:我不信,更不服!這一帖子引來眾位家長的大討論,成為近些天來西祠最熱的帖子,大家都對這位家長提出批評。揚子晚報記者連線了南京教育方面的專家,專家説這是一種嫉妒心理。記者還了解到,50中這位考上南師附中2+1班的學生確實非常優秀, 學校老師説他考上2+1班一點不意外。

  先看看這位家長怎麼説

  50中的學生竟能考上南師附中的2+1班?我不信,更不服——網友tiger008008

  “聽孩子説,數學,物理題很難,有相當一部分題是競賽題。孩子考得不太好,落選了。可沒想到一個來自三流,差學校50中的孩子竟然能通過筆試,面試,最後考上了。大家知道參加考試的都是來自各個學校簽了一類約的牛娃,難道樹人3+3班,實驗班,玄外,29中,科利華這些名校的牛娃考不過這個來自三流差學校50中的學生?我不信,更不服!這個學生肯定有門路!”

  在南京的西祠衚同上,這條網帖在發出後,已經有近1.5萬的點擊量。

  記者發現,這位名叫tiger008008的網友是臨時註冊了賬號前來發帖的,他在回帖中説,從小學開始忙競賽直到現在,犧牲了孩子和家長多少寶貴的時間,可是現在考試高考競賽保送已取消,交大班又沒考上,只能硬考了,白忙了,欲哭無淚!

  再看看網友們的反應

  有憤怒有鄙視,幾乎是集體“圍攻”發帖人

  這樣一條網帖在西祠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也瞬間引來了眾位網友的反駁。

  網友lakeplus説,每個學校都有好學生,如此看不起人,貶低一個學校太過分了,儘管有些學校現在很好,但是換個地方,沒了好生源,還真不好説。非名校的學生就考不上名校?網友表示很憤怒,稱:“為何不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卻在網上吐槽敗壞人家學校的名聲呢?”

  這個帖子在網上存在已經二十多天了,但是至今仍然非常火熱。ailleentang説,我身邊也有朋友的孩子初中就是50中畢業的,他考上南師附中高中,三年後考上北大,現在是北大的碩博連讀生,即將博士畢業。記得當年他中考前對家長説的一句話是,“只要南師附中招生,我就能考上。”和大家一起共勉吧!

  盼子長大説,樓主真是井底之蛙,孤陋寡聞,五十中在南京教育圈一直是有底氣的,06年的中考狀元就出自這裡。你看有這麼多的學生為母校打抱不平,就知道這個學校的凝聚力有多大。請你不要小視五十中的家長、老師、學生。

  事情真相是這樣的

  發帖人眼中那位有門路的“差校”學生 老師和同學們説他考上名校2+1班一點不意外

  那麼,50中這位考上南師附中2+1班的同學,是否真的有門路呢?網友表示,真有門路的話,豈不在小升初時就直接去了樹人國際?

  在網友的回帖中,記者看到了一位媽媽的留言:理解樓主的心情,可你沒見到這個孩子就不能隨便評價他,我兒子面試完見到我就一路誇讚這個50中的孩子。説等面試時,幾個孩子聊天,他的知識面非常廣。説遊戲他是高手,説最新手機的款和功能,他説的頭頭是道。看了老師放在桌上的分數冊,他的筆試分數很高,排在前8名。第二天我們一到附中就見到了這個50中的孩子,他主動迎上來跟我和兒子打招呼,很有禮貌,很沉穩的一個帥小夥。

  記者聯繫到了50中今年畢業班的班主任,得知這位已經被附中2+1班錄取的同學名叫韋一昌。三年以來他都擔任班長,他的班主任李霞對記者説:“他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人,各方面素質都很優秀,三年來,考過幾次年級第一名,並且,他的外語水準一直是他的優勢。”李霞説,韋一昌在小學時就參加過央視九套舉辦的希望小學英語風采大賽,獲得一等獎,同時前不久在全國的英語比賽中也獲得了一等獎。英語是他的強項,而去附中,除了學習,他還有著英語方面的優勢。

  50中另外一個畢業班的班主任顧立峰説,每年,50中能考到南京四大名校的有150多人,其中去附中的也不在少數,韋一昌能進入2+1班,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奇怪。“他成熟穩重,有明確目標,當年小升初他本來想去南外的,但是搖號沒有搖上。今年中考狀元是720分,而韋一昌的成績也在700分以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